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2016-01-06 05:00:22)
标签:

杂谈

分类: 北京城区景观古迹风光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西城长椿街有座古庙长椿寺,曾是京师首刹,辉煌过,也败落过,一度还成为停存灵柩的地方,进入二十一世纪,庙宇全面修复,但已不再是烧香拜佛的场所,而辟为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当然还是庙。这庙去过多次,也没得到要领,还向人问这、间那,这次我认真地走了一趟,终于在长椿寺门内北侧的大墙上找到了长椿寺的要领,所以,别再遗词造句了,把这篇《长椿史诗》呈现给大家,让朋友们深刻了解这长椿古寺。

    长椿寺除了中路大殿有碑石外,在南北两厢殿前和廊下也有不少碑石,但大多风化厉害,看不清楚。不过,确实有些碑,很珍贵。原想细读,但真是力不从心,只好勉强而为吧!

一、长椿寺前院西南角碑石影: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1躺碑,首:佛光普照

碑文不清

□□□□□□□□□□□□□□真如作动然而华严楼阁弹□□□□□彼岸回头即见经

□□□□□□□□□□□□□□□□无以显尊现夫荫法云则以□底凉耀慧日而重昏夜

□□

□□□□□□□□□□□□□□□沙门常寿师行勤创始基主王镇功德主刘顺协力助成

□□□□□□□□□□□□□□□□□□□□嗣法师请于兵部郎吴俊为碑以记继住持

□□□□□□□□□□□□□为净草惟前于殿仅存上雨旁风不可遮蔽勋于乾隆壬子岁

饱居庵铡见之恻然力绵不能独理谋于同事诸公共得若干金庀材鸠工旧基新作前殿中奉

□□□□□□□□□□□伤其旧故是庵一名阎王庙今欲乎为延旺者阎王之讹也勋旋于

□□□□□□□□□□□

□□□□□□□□□□□□□□于是募于众如初岁余亦落成殿供观音大士像盖至是而

□□□□□□□□□□具是徒软寂香欠粥鼓经鱼昕夕不懈而勋等前后旁佛垣宇荷佛护

□□□□□□□□□□中藩有俾宗迹漫熄不可辨撰文泐石重纪岁月非敢以区区敬作之

□□□□□□□□□□祭念有庙之十殿法像胚胎皆铁铸弥资师坚镇故至今完好禺阙一

□□□□□□□□□无能铺建置是叹前贤每创一事必思垂永久而今人之不逮古人者多

□□□□□□□□□□□资以及此耶今殿旁隙地尚多可别营构盖将有乐善喜施者广建

□□□□□□□□□□□而是十方是赐望于后之君子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拐角碑石影: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2立碑,万古流芳

碑文不清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此碑风化严重: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3、横碑:石皮剥落,看不清,大都是人名,不知何碑?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4、大墙壁书:

A、重修会馆碑

吾郡会馆建自道光年间李玉泉先生实倡其事二十余年来经费孓缺屋室日以倾哲殆不可支秉璋以辛卯假归道豫章遇李筱泉少荃孙省齐诸先生具以故告咸慨然为兴复之计寓书吴春帆太守识据金嘱秉璋懂其事壬戌抵都邀万海门来京监督修并于门东购官地一区(街道衙门给有执照)鸠工庀村一律缮茸阅五月工竣兴同人落成之而纪其原讫如此登斯堂者念造始之难兴兴复之非偶当以爱其人者及其室相与长保于不废也同治元年壬戌秋月庐江刘秉璋记并书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B、四川会馆盖前明初盛迄中晚三百余年故物也圮于雍正庚戌地震

   其地呈明司坊官清厘凡南北各十九丈东西各二十四丈筑垣竖石以志其界顾兴建费

   为经理馆故夹垲间静官不之察遂致料估已运砖瓦于上工将作矣余时偕少京兆刘乙

   尚书公福  认还运费自为修理于是其它仍还于蜀乃致书乡人之宦京外者京官及需

   而以礼部郎中李艺圃先生董司其事经始于巳亥年八月落成于甲辰年十月凡得屋四

   叔等十余人诣京师受业博士成就为右职自时厥后司马相如王褒扬雄文章冠冕宇宙

 人兄弟苏洵父子虞集杨慎皆以名重当世荣耀至今其余专以状元三元傅者如范崇凯尹

   者有是馆为憩止之所景方薇于前哲交淬厉以进修衣冠日以众踵而增之是所望后之有力

   工庀材出赀襄是举悉书名于榜是芮之记

一级纪录二次前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兵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翰林院侍

右春仿右中元翰林院编修翰林院庶吉士涪陵周煌海山氏拜撰时年七十有一

篡修官四库全书馆篡修官加一级又随带加一级纪录一次石门陈万青拜书并篆额

                     谷旦立   同官鸿胪寺卿孟  昭翰林院编修周兴盛检讨李鼎元

                              冠赍言麻吉士李翼元户部元外郎雷人李阳盛      族邑李良玉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C、东莞新馆记

东莞新馆世传为年大将军羹尧之故宅前临上斜街与番禺新馆接壤后通金井胡同与四川会馆毗连闻诸父老年大将军故后展转归诸蜀人自某君返寄后东洋人赁之居即曩日东文学堂之旧校地也庚戌秋陈提学伯陶得屡都与同人议谋添设邑新馆藉陈孝廉锡恭介绍兴杨东皋订约以五千数百金得之辛亥春复筹数千金筑前院八间月工后猝遭国变乡人南下时董其事者为邑人尹太史庆举尹氏亦避兵旋里页荷之责归之于我爰于壬子春修饰之遂落成是年五月陈吏部高第病没于馆嗣是居者宜传凶问盒日不吉乃于甲寅三月聘遂溪李式古堂于后院为供奉邑先贤之所又于戊午五月于前院添筑一照墙遂告苟完矣随忆经始至金才九年耳三十事等诸苍桑旧交半属虚墓可胜言哉抑吾又思吾邑人素以文章节烈著于世代出伟人多与历史朝代有关系诚为吾邑之光甚愿吾辈尚论古人以乡先哲为法使吾邑声誉传播于大地则不徒旅东莞人之幸抑亦后起者之幸也乡人以余习于旧闻属记其事以告来者后之览者能无今昔感欤戊午五月十五日邑人张伯桢记

已末十月清远朱汝珍书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D、龙岩新馆碑记:

石头胡同路东龙岩旧馆在焉原有建筑物系吾岩  段云龙君所充其自序

有云其一州二邑无合为新馆之图观二语而段君之意可知矣门额仅标龙

岩者以平宁旧隶岩州言龙岩而平宁在其中也民国五年国会重开旅京者

菌集佥以旧馆地点不良且受乡人委托爰将该馆售去即已售出之款于贾

家胡同购新馆一所时岩改州为县与平宁分立额标龙岩似为岩县所独有

因公竖石碑以垂久远夫处分物产全视所有者意田之表示  段君既有谋

一州二邑新馆之宣言则原有建筑物其为三属所共有而非岩人所独有也

明甚在共有物售出之价金因而购得新物产则其仍为共有也更无待言参

古今人度量之相越其不甚远乎后之来者当体先人大公无我之心对于新

馆所有权义共同分担享有不分畛域而门额则仍其旧盖取有举莫废之义

云尔

                苏寿乔撰并书

民国五年十二月连贤基、詹调元、刘万里、林锡良、陈阁勋、陈纬、章腾蛟、杜绍贤立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E、嵩云草堂条规:

一以文会友所以联同人亦所以勖后进也今

     议设立文会凡同乡京外官之子弟在京读

     书以及各郡邑应乡会试而来者均准到此

     会课每月一次延京官二人专主课事

   一建修经费捐自外官者多嗣后凡同乡由封

     疆藩臬入    觐以及道府州县之引

     见而至者除正厅西厅外准其借寓惟住房

     无多所有后选及应试者仍听住会馆不许

     擅借

  一同乡在此宴会者先期告之长班安置座位

每一棹付长班钱贰吊津贴工食多棹者以

次递加茶水系长班代办另外给资若外省

友人借座雅集者须通知值年约量日期不

许长班私自应许

  一同乡团拜在此演剧由值年经理如庆贺演

剧添赁棹椅皆主人自行照应惟会文之所

宜常严肃且地主狭小凡外省借座演剧者

一概不允若雅集宴会则不许招呼优伶任

意滋闹

  一董事章程仍与乡祠会馆统为一局每届轮

替值年之时各将经手事件交待清楚

  一同乡公所乡祠会馆而外复建此堂房舍既

多每岁修葺及添补器具需用甚繁外官应

捐公项由值年函催京官之初经到署及补

缺井迁者应捐公项各照章随时致送幸勿

拖延

  一字画灯彩铺垫棹椅俱立号簿点交长班照

管每春秋雨季由值年照簿查验随时修补

概不许搬出借用

  一院内空阔长班照顾恐难周到所有请客者

津贴工食一项即归长班觅人打更仍不准

长班容留闲人居住免滋事端

  光绪戊寅季秋之月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F、黄陂新馆记:

   距宣武城南灵中坊有宅焉曰

   黄陂新馆别手旧而名之也旧

   馆在新草厂明季废为墟谌新

   久未逮洎嘉庆癸亥姜方伯星

   六先生捐千金改置潘家河沼

   之南北院百余年来邑人士计

   偕恒廑风雨栖息之虑者而一

   旦所至如归盖邑馆至是始一

   新也道光已丑岁给谏金殿珊

   先生于北院记  文昌神暨宋

   明道伊川两夫子以星六公配

   有功德于人则祀之礼也戊戌

   复鸠工改作南院俾一新乙亥

   王士御萃珊先生踵其役以北

   院狭隘累  朝科名鼎盛南题

   名阙然与给谏金公南北函商

   改拓厅事榜之曰起凤堂综录

   前后科名仕宦胪列芳版辉映

   邵张俾登斯堂者一寓目而知

   人文之盛而北院又一新今读

   南北院碑记犹旷然想见三先

   生之为人丙子会试众议祀王

   公次方伯公右佥曰允当而于

   给佥金公缺焉抑将有待也夫

   昔之旧者得三先生而屡新昔

   之新者越数十年而仍旧令恶

   从而新之乎丁丑春仲王总戒

   静海擢山左曹州镇篆入都慨

   然输七百金为谋新计众议购

   得令宅即俗云棉花下三条胡(这碑文好像不全!)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还一碑座: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二、南厢一殿前碑影:卧碑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碑首:靴行商会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盖闻勒铭叙事所以昭久远之规镌石流芳所以著始终之迹考我行自前清咸丰年间当十大钱流通市面银价晶昂因之缝尚切

   圈排五行工人每年藉此增价则各号受其累者固已久矣后经高君瑛约会同行人等设立靴鞋行财神会为行中会议公事之所

   当时在会者二十余家不在会者约有百家然缝尚者每增价时必先要求在会者如不允则罢工其不在会者做活如故至在会者

   恐生意之停滞不得不符允其增而不在会者随亦一律增之缝尚者既如此而切圈排三行之工价亦遂因此而增焉所以后开之

   新号皆不欲入会也至光绪八年缝尚工人又有齐行罢工之举本行绅商傅君养园见此情形不忍坐视以为屡受工人之挟制不

   能不设法维持因与行中各号商议分为四路外东外西内东内西好分往不在会之各号婉言劝导以明利害相关之故且言愿入

   会者请于二十八日在天福堂面商一切至今各号毕集幸皆踊跃从公其不在会者由是而尽入会矣前后共计一百二十家之数

   至于议论增价之事公同商酌务筹以对待之方遂议定由四月初一日新入会者概不发活且公推外东隆庆郝君恭谨外西天安

   鲁君国兴内东天兴韩君清麟内西三顺王君清泉等四人联名在中城司控告合美会夫合美会者即缝尚工人所立之会也旋蒙

   批准差传到案两造各执一词一来增价一求减价奉城宪当堂公断不增不减俱照原价开工做活如合美会人不遵本司官交派

   准各号另觅工人做活且又出示晓谕各号另觅工人不许合美会人拦阻乃合美会人不服常断又在提督衙门及顺天府大宛两

   县等衙门控告犹冀推翻前案以遂其贪利之心而各署均不受理俱将案卷送交中城察院归案讯办则合美会首事之人至此亦

   无可如何矣此案自三月起至九月底止半年之久如郝君恭谨等热心公益伏义兴词道路奔驰不辞劳瘁公堂之辩论不避嫌疑

   迨至案结之后因已甘苦备尝矣若长福傅君养园万古耿君安斋祥茂李君晓峰天有郭君明斋全盛王君致和万升李君尽臣三

   顺刘君耀堂万安李君仪斋恒聚王君萱侯大顺刘君远亭等设谋画策昼夜磋商虑财用之不足百计操持惧人事之无常多方筹

   备不以日久而稍懈不以事繁而惮劳其尽力而为实有不能自己者诚不负同人之义也自息讼而后二十年之久未起争端皆赖

   前此维持之力也至光绪三十一年会中公议禀请前清商部部中分派行中择出正副董事八家议定外东正董事傅养园刘福源

   外西正董事李廷元副董事王荫亭内东正董事尹霭堂副董事张玉泉内西副董事杨心泉刘筱山俱有商部凭单为据随于十一

   月初十日即入商务总会矣今日者平安已久商务日兴本会同人等念往事之维艰恐前功之渐泯爰勒诸石昭示来兹尤望后之

   承办者知创造之非易思保守之宜坚勿遇事而畏难必和衷以共济俾会务日增月盛则本会同人之幸也且以会中余款所置房

   产三处若干间神前供器等物若干具志于碑阴庶几并垂不朽焉

中华民国三年五月                           公立

靴鞋行财神会碑文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一殿前立碑: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这是隶书碑,但石色不好,字虽不小,但也真不好读!

京师华新会馆重修房舍工符地墓说记

   华馆始明中叶迄今重修者屡矣馆有清效旧碑三一为重修华州会馆关帝庙碑记撰者姓名今损去一为

   重修关帝庙大殿卷棚记鸿谭寺左寺丞李公景撰二碑年月磨灭残文多修庙祈福语后列捐资如氏始金

   馆事阙为未等一为都城华州会馆地墓房舍碑康熙四一八年检讨张公曾庆撰文载州志大挹乡志乡阙

   副东公思忠司寇张公锦大司成王公维祯知府李公为芝方伯郭公性之方伯王公庭诗编修王公庭记后

   河刘公丕忠无后修葺光大之有清入关地震倾圮常侍李公炬集同馆乡绅吏员捐资重修嗣后经理去□

   众口哓哓后经检讨公居馆时与礼垣党公声震编修杨公恿中翰刘公肃邑宰张公隽守御惠公宏相与丝

   持众情悦服吾乡人文收斯为盛自是历百五十余年下迄咸同法回之变奉阐累罢京事奉人长班潜卸门

   匾馆几为他人有知县段公莹时以拢萃居京根追复奋同治年夫春阐训导段公琳以馆颓废倡捐重修房

   闲冥载州志光绪戊子比部段公理构东房南房六间赶年东房毁收火旋修复之余则以时补直而已宣统

   辛亥变起或欲垂机售馆经忧贡段大经力寝其谋民国二年掌馆王曰新修南北房四间四年改修关帝庙

   上房五间五年由旅京同乡政学界暨本邑各团体公推命事涓邑雷延寿为会馆董事与经理段大成顾交

   嬴修临街新式门面大房五间群房八间七年干事顾步瀛刘安国修北首全院房七间今者屋宇修整视隆

   完备皆雷董事及京校诸君经营之力也后来君子继是益修膏面光大之华馆其玑存不朽乎今计馆大门

   南为正院落界庙基上房正位  供孔圣  关帝神牌旁室原有李公炉祀位今仍位旧正院东北隅名偏院

   大门外迤北接连为院者三大门对面街西为院者一都只为房五十余间灰棚十六间已未仲夏同乡集请

   恐无以信今在传后也固为文记机梗概勒诸祯珉至馆中地基则本张检讨公碑所执有参以今尺别为图

   说于上华昔为州今改县故纪以华县云

                 正董事雷延寿  副董事段大信

                 邑人  郭毓璋  顾步瀛  段大成  吕学谦……

   中华民国八年已未五户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碑侧影: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三、南厢黄殿廊下碑:这碑文是行草,本人没那么高深的书法修养,因此很多字者拿不准,如是黄遮经圃,则不通,但黄庭经圃,那庭字又拿不准,文中的字更是如此,字又太多,文章又太长,因此只读了半截。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黄庭经圃

   上有黄庭下有关元前有幽顾后有都门庐西庐外出入丹田审能欲之可长存黄遮中人衣朱衣阙门壮盖两扉峻阙狭之高巍巍丹田之国精气王池清水上望灵根坚固志不襄中池有士服

   赤珠横下三寸神顷居中外相距重之神庐之中阳修治玄痈气管受精符急固子精以自精七中有士常衣峰子孺见之可不病杨理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可无恙呼吸庐间心自偿保守儿竖身

   更落方寸之中时盖藏精神还归先复壮侠以幽阚流下竞养千年村入可扶至道不烦不芳

    ……………………

嘉庆十八年癸酉夏六月望日淌水走老君山人云仙甘景和书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四、南厢二间殿前卧碑: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卧在大碑座内侧,还真不好拍!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碑首的“永垂不朽”: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碑文:重修圆通寺碑记

京师宣南坊圆通寺建于前明永乐十三年住持戒衲内林禅师法名圆兴浙江杭

州府富阳县人祖父列赠文林郎周国秀公父锦堂公母纪孺八生有风慧性厌凡

尘年甫四龄舍身事佛及十二岁即已落发自圆通堂上始祖寿公和尚传至永公

和尚为第十代竹林则其弟子也前于道光二十六年因大雄宝殿摧残倾圮既经

发大愿为一新旧址矣今年复重修斗母宝坛及四围墙垣工既告竣乞言于余余

惟使苍生安稳者是谓佛理夫安稳非安是之谓也其谓各尽其职各勤其业则心

不外驰既身无废事所谓真实修行成并一功德也今天下苍生亦不安稳甚矣揆

厥所由大抵服官者粉饰耳目苟安旦夕譬诸传舍国家建置有经岁修有典而其

任者听其荒芜未闻葺补一事如此事事可知夫士大夫以国家所自有之财为国

家筹缓急之用乃左右支绌未见起色而仿林以子然之身无凭藉之资积穷年之

力殚土木之功昔也数橼风雨松杉寥落今也绣柱金铺璎珞庄严境使遇花世界

树云表之巍峨宝铎和志答林间之梵响喜园迢递乐树扶疏从此环绕礼忏六时

不辍恒河七宝等身布施为天下佛无量无边功德者其在是矣假使士大夫能如

是之各勤其业各尽其职苍生□何患不安稳哉然则竹林之行其亦可传也夫遂

援笔而为之也

赐进士及第□名御使翰林院编修许真光谨撰

诰授奉上大夫兼实录梯校对功臣馆收掌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五、南厢西大殿廓下碑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东碑:清康熙钦差工部监□两窑厂碑,但字迹全无!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西碑: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回复兵部郎中告示碑

   钦命巡视北城察院加三级纪录十次且为出入城谕事据四路行兵部郎中潘祖保等呈称

       笃等杭后身地方偏东现以野民    提买为北地义馆所有□值民□区四至另绘图式粘巾契尾

       并成批防存案惮心日久弊生致有侵占作践私行衍地以人到院易主复取蟋蟀等事呈请禁约前来

       为此公行示谕坟可及居民人等知悉如有□该处地即□□西侧□□并即扭送司房解

       惩于微严拜洁不宽贷各宜懔遵母违特示

                                           知悉

同治九年十一月初七日用 印章  且赐石写呈□□□□义地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六、北厢西边大殿廊下碑: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东碑: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碑首:万古流芳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碑座和碑铭: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正面碑文:李崇祥率众助修真武庙碑记

盖闻乐善兴基乃为无上之功德也兹因本庙日久失修苦于资斧令师傅金成祥王成厚请乞我

   护法大师李崇祥率弟子等众并诸善士协力助资修茸殿宇焕然一新功程克竣住持等深感

     慈德故禅敬立石勒铭永垂不朽云

     李崇祥助银圆百元  李绪静助银元叁拾元  孙明远助银元拾元……

   中华民国三年岁次甲寅春月     本住持道人金诚祥王成厚监修列石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碑背面:碑首“绵远流长”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前文不清落款处有云南省……

                   开山始祖苑宗绳名下弟子众

                                 鹤山侯云岚盂手敬书

      中华民国三年岁次甲寅季春   本庙住持道琼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西碑:真武庙地契碑,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碑首:流芳千古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碑座: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正面碑文:真武庙地契碑:

  盖闻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不朽之三由来尚矣然其间等级

  悬绝不啻迳之与庭未可以道里论也帝都古称燕京城之西有白云观为天

  下道众之善区羽客云集诸山亦无不被其法护嗣  陈大方大毓坤师恒往

  来投锡于此本诸宏愿大发慈悲玄都故址协力护佑以致根基巩固本庙住

  持等众咸沾法惠永得托足之乐不敢心忘敬立石勒铭以冀我方丈之功德

  永垂不朽云

                                         瀛洲孙明远撰

  中华民国三年岁次甲寅李春       本庙住持道众等           敬立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背面:立□□人

        真武庙一所恫自无暇梵修烦中人情愿

      宗潘崇诚贤季识麟各□接管梵修随代手本一会

 

                      本庙住持道人报过自置前后地基房产红存一套

 

      中华民国三年甲寅季春谷旦   刻石恭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长椿寺“南北厢”碑石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