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耳营之行纪(五)

(2015-09-25 05:00:36)
标签:

杂谈

分类: 海淀景观古迹风光

车耳营之行纪(五)

石门:也就是一处陵园的门,在车耳营村西北的凤凰岭景区南端。这是一处太监墓地,有石门匾“尚膳监张公墓”。这座山叫歪嘴坨,年代久远,介绍说是明代的。石门虽被壅积堵塞,但完好无损。这太监墓地不大,但能建在这高坨处,像有些小庙道观一样成了文物古迹,也算是求得益彰了。不过,这样的墓也逃不脱盗墓者的光顾,同样也避免不了历史的摧残。

    石门下边不远处,有座正在整修的墓,门梁上写着《幽隐居》,没有介绍,但从那墓室的石门上看,应是那“尚膳监张公墓”同时代的。这座墓实际是建在明面上两个墓室,这样的墓室建筑,北方少见,起码北京少有,只是昌平的伯哈智墓与此相似。前些年电视上有报道,南方某地,一个下葬了多天的人,忽然回到家里,村里人都吓坏了,原来他入葬后,不几天恢复了知觉,破开棺盖,从墓穴里爬了出来,那个墓就是地上的墓穴。如果是地下的墓室,也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奇事了。当然,他的那个墓室、棺材也不结实,因为是穷人。这座《幽隐居》不知葬的什么“高人”?又不像夫妻墓,可不是夫妻为何又连在一起?究竟如何,还是等这墓修建好了之后,立上牌子,再见分晓吧!

石门略影:卧牛山庄路口治安亭:要想顺利找到石门,须进这门,然后登假山,走山脊,就能看到。车耳营之行纪(五)治安亭外的卧牛山庄路标:车耳营之行纪(五)山坨绿树丛中显现的石门:车耳营之行纪(五)石门前身影:车耳营之行纪(五)门旁的介绍牌:

       石门位于妙觉禅寺西南。

墓门东南向,大量的泉水沿河谷从墓门前流过。坊茔安葬在歪嘴坨脚下,前有供案,翠柏滋长在坨顶石缝间,远视建绿冠一般。

石门建于年代久远,门被沙土壅积,无法开启,石门及门框完好无损。门楣上镌刻着:尚膳监太监张公墓。张公墓青石围墙与与歪嘴坨北山根相连,形成簸箕状,墓穴早年被盗。

其下二十米处,又有一座石门,大于墓前石门。门朝东,横倒在荒丘野草之中。有学者到此考察,认定此墓为金代。

在其北不远处,有石塔三座,还有许多小塔,相传为黄普院和尚塔。

        上面的文,说的也清楚,但有些地方也不清楚!因为其下二十米处,是相连的两座地上墓穴。是否就是那《幽隐居》石门,不得而知?车耳营之行纪(五)荒丘树丛遮掩着这座古迹:车耳营之行纪(五)石门门楣:尚膳监三字已不清楚,太监张公墓,还是还清晰。车耳营之行纪(五)紧闭的花岗岩石门,门顶可见,门缝中都长出草来了,显然年代久远!车耳营之行纪(五)石门柱上的一对石狮:显然,这位张公,地位不低。车耳营之行纪(五)石门两侧残墙下的大石条:车耳营之行纪(五)

车耳营之行纪(五)
石门内侧影:
车耳营之行纪(五)
石门左右的残件:
车耳营之行纪(五)
石板下残留的盗洞:
车耳营之行纪(五)
不远的歪坨山:
车耳营之行纪(五)

车耳营之行纪(五)
隐约的围墙残垣:车耳营之行纪(五)
石门北的石塔,显然是妙觉禅寺的和尚塔,与石门虽近,但已无关。
车耳营之行纪(五)

车耳营之行纪(五)
石门东下的《幽隐居》略影:车耳营之行纪(五)
石墓前影:
车耳营之行纪(五)
西间的西门洞壁:
车耳营之行纪(五)
西间的东门洞壁:
车耳营之行纪(五)
石墓西侧影:
车耳营之行纪(五)
西间门洞顶:
车耳营之行纪(五)
门楣匾额“幽隐居”:车耳营之行纪(五)
匾额下横杠两头的雕狮:
车耳营之行纪(五)

车耳营之行纪(五)
横杠下的雕刻瓦档:
车耳营之行纪(五)
墓穴的两扇石门:
车耳营之行纪(五)
石门上的雕塑门环:
车耳营之行纪(五)
石墓内影:大石板棺床
车耳营之行纪(五)
杂乱的施工现场:
车耳营之行纪(五)
棺床后墙壁上的洞龛:
车耳营之行纪(五)
石墓东间:
车耳营之行纪(五)
门楣有石匾“致和幽居”:车耳营之行纪(五)
与西间同样的室内:
车耳营之行纪(五)
与西间同样的石门:
车耳营之行纪(五)
石墓后身影:同样的两墓室,外形却不一样,东间平顶,西间圆拱。
车耳营之行纪(五)
石墓下边路上的巨石:
车耳营之行纪(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