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访房山河北镇“河北村”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房山景观古迹风光 |
三访房山河北镇“河北村”
前两次到河北村,看的就是“铁瓦寺”,因为第一次是顺便去的,没想到相机的“储存卡”满了,没能照几张,于是第二次去补拍。这次去河北村,是因为知道河北村还有一座“圣泉庵”和革命烈士墓碑。没想到那“圣泉庵”就在河北镇政府大院内!我还拍了照,还以为那是“铁瓦寺”的大殿!这次真得谢谢大院门口的保安,不但让我们看了“铁瓦寺”,还允许我们到大殿前补拍,还指路告诉我们,“革命烈士纪念碑”就在西边派出所后面的小山上,我们也如示找到,使我们的河北村之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回到家我拜读了:铁瓦寺“的碑,才知道,原来这铁瓦寺,就是“圣泉庵”的“铁瓦殿”,是“圣泉庵”的一部分。我想有不少朋友也和我一样,去“铁瓦寺”,拍了不少照片,一般都不会落下寺里的碑,但没有仔细读那块碑,否则,就不会像我一样,身在圣泉庵,还到处找“圣泉庵”!当然,这不能全怪我们因为大院门立的就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铁瓦寺”!所以都是冲着“铁瓦寺”去的。而且门口保安的告诫就是进院从东边往里走,言外之意就是西边大院是人家的办公区,闲人免去!
“铁瓦寺”建于明正德年间。据传,大明正德皇帝,不但好出宫游玩,而且好玩火,由此,烧了不少他住过的寺庙。后来,为了防止烧毁,便用铁瓦盖庙殿。因此,便出现了“铁瓦寺”。当年,可能不止房山河北村一座“铁瓦寺”,全国各地都有,但都没能保存下来。清康熙十八年,北京地区曾发生大地震,这座“铁瓦寺”严重受损,当地乡绅合力修复,补齐破损的铁瓦,恢复了“铁瓦殿”的原貌,使“铁瓦殿”保存至今。2000年政府大院装修的时候修过。这“铁瓦寺”也就是因为在政府大院里,因此得以保存。否则,就难说了!
圣泉庵,建于明朝年间,应是与铁瓦寺同时,或更早些,应是前有圣泉而闻名。两次拍了河北镇政府前面的“圣泉”,却一直没联想到这一点! 现在见到的“圣泉庵”三间大殿,说是清代保存下来的,不过也经过了多次修缮,眼下上镇政府大院的会议室。当然还有那棵古银杏和几棵古松柏。而门口处的“圣泉”,更是说明了“圣泉庵”的所在!只是房山的寺、庵太多了,而那“铁瓦寺”却独此一家,因而也就没有铁瓦寺有名了。
至于河北村革命烈士纪念碑,原是一九六四年立在石堂寺的,一九七一年重修移到了河北村西的小山上。并且建了亭。纪念碑铭记了八十位革命烈士前仆后继,为全建设新中国,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的现在,英勇献身,谱写了一首毛泽东思想的伟大颂歌!
一、铁瓦寺:(还是随着这样称之为吧!)河北镇政府大院门口的文保碑:
进院从东边往里走:
铁瓦寺小院门前的“重修铁瓦殿记”碑:碑首,万古流芳;
碑文:重修铁瓦殿记:
管村胜泉庵后有佛殿一楹以铁为瓦而殿因以名焉内布
佛尊像有流众经其下乡之人漱润濯溉莫不取贤于是尚所谓杨枝甘露道者耶
著殿之名乡之父老习闻已久
而贞珉无考不知经始开何年使后之念
徒袭其铁瓦之名未得其创建之意
良可叹惜虽然余业闻夫金之为物也至坚而历年也
最久作者以已意以有终古不敝之思乎
自庚申岁坤舆震荡而殿宇不无□裂之忠
吾师父老虑其渐就剥蚀鸠众重修
治其缝补其铁瓦以合
而殿已新焉呜呼昔人成此以綦芳兰惜记载其传
是以奕世而后湮没而弗彰然后之视今亦犹会之视昔也
厥工告竣爰志诸地以诏来者庆昔人之恕奂斯殿之存得以经古而不敝矣论为记
康熙二十二年岁次辛酉月谷旦邑后学弟子赵明奎董沐拜手题背面碑首:碑荫题名,碑身朋字,但风化得太励害,无法看清,依稀有人名。

门额“铁瓦禅寺”,肯应是今人的书笔,因为古人的铁字不是这样写!古今字体同在一个门额上,显然不妥。

铁瓦殿:

铁瓦殿的殿尖与瓦当:

院内东配殿:

院内西配殿:

殿内供的观音菩萨:

殿后高台阶:

高台阶上,山壁下应是观音洞:

但大门锁着,里面漆黑,什么也看不清楚:

二、圣泉庵:河北镇政府门口路南的圣泉景观石:

原“圣泉庵”前的圣泉:


不知这“辛卯”年,是指哪个时代的“辛卯”年?!这“圣泉”,是河北镇政府的落款:

圣泉的龙头:

龙头上方的彖文“圣泉”:

大院内保存下来的圣泉庵十二属性柱:

十二属像,虽不大,但雕塑精致:


这应是原圣泉庵的两棵古柏:

古柏树下大院的影背:

我曾拍过这个殿,但不知道是“圣泉庵”大殿!

这次有幸近距离欣赏:


大殿前绿地内的石香炉,雕刻精细,还很茁实,现在成了石水盆:


大殿门前的门墩石鼓:

大殿的墙沿和瓦当:

大殿梁檩上的彩绘:

文物登记牌:

大殿前面的银杏树:


三、河北村村委会前,大广场。广场南侧建有大戏台。村里老说,这儿原是“天官庙”,但在建“河北镇社区成人职业学校”时拆没了。现在成了高中跷会所在;





村委会后面便是职业学校,这儿的古柏,应证明那位村里的老人,所言不虚!

四、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不大,但寻找,路有些艰难!

穿胡同:

走山根:

爬上小山岗:

穿过有好几知狗的山上人家:

松林里的碑亭:

这碑亭,漆还鲜红:

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面,字迹十分清晰:

碑背面,八十位烈士的英名:

碑侧影:

鲜红的碑亭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