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访大觉寺

(2014-11-19 07:06:45)
标签:

股票

分类: 海淀景观古迹风光

再访大觉寺

前言:我第一次到大觉寺,是2008年,当时由于缺乏寺院的知识,因此只是当作景点游,只有这次,我才粗略地见识了大觉寺的深沉和历史光彩!这大觉寺不但殿房古老,殿内的佛像也同样古劲儿。殿内有明显的请勿拍照的警示,因此,尽管那些佛像真是应该留影,但还是应该遵守寺院的规定吧!

 

地址: 海淀区苏家坨镇北安河乡阳台山麓大觉寺路9          

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面积:6000平米

    大觉寺是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建造的,当时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成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曾改名灵泉寺。明代重建后又改回称大觉寺。清康熙、乾隆年间都曾进行过修缮和增建。经过历史长河的冲逝,新中国成立时,寺院早已荒芜,很多殿宇塌毁。1952年,北京林业学院在此筹建,并以此为临时校舍。1972年,北京智化寺的“三世佛”移到大觉寺,大觉寺也进行整修。1988年,大觉寺移交给北京市文物局。1992410日,正式开放。

    大觉寺依山势而建,山门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体现了辽国时其契丹人的建筑格局。中心线自东向西由山门殿、碑亭、功德池、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白塔、龙潭、龙王堂等五进院落组成。北路由银杏院、方丈院、北玉兰院(明慧茶院)、香积厨、畅云轩等建筑组成;南路由觉香斋饭庄、南玉兰院(四宜堂)、憩云轩等建筑组成。

    大觉寺环境优雅,有古柏,有千年银杏,300岁的玉兰,有古老的七叶娑罗……古树参天。大觉寺八绝:古寺兰香、千年银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灵泉泉水、辽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韵清池。

交通:颐和园乘346到周家巷,换633到大觉寺。

走近大觉寺: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大觉寺山门前广场处的影背: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大觉寺山门前的大香炉:
再访大觉寺
大觉寺山门前的简介和平面图:
再访大觉寺
大觉寺山门前广场北围墙上的“茶禅诗画”: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大觉寺中路景观:
一进院:山门: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北碑亭: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南碑亭: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功德桥、池:再访大觉寺
北功德池:
再访大觉寺
功德桥东端北边的狮子:
再访大觉寺
南功德池:
再访大觉寺
功德桥东端南边的狮子:
再访大觉寺
天王殿广场南边的鼓楼: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天王殿广场北边的钟楼:
再访大觉寺
这座钟是我偶尔拍到的,因为干活的工人没关门,我才偶然上了一趟钟楼。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天王殿: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天王殿前的如意统香炉座:
再访大觉寺
天王殿后身:
再访大觉寺
天王殿北侧:天王殿南北两侧都建有10间东西排开的殿房。
再访大觉寺
天王殿前脸南侧三间小殿房:像是请香的地方。
再访大觉寺
一进院北殿五间: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北殿西山墙外的木亭:
再访大觉寺
一进院南殿五间:诸天造像艺术馆再访大觉寺
现在不开,只隔窗照了一下;
再访大觉寺
这是我2008年留下来的几张馆内照: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一进院落内的苍柏: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后边那棵就是“藤缠柏”:
再访大觉寺
二进院落:大雄宝殿:五间大殿。正中如来,左阿弥陀佛,右药师佛,这大觉寺的大雄宝殿,真是与众不同,没有十八罗汉而是:后壁左右各5位十地菩萨,两厢各10位诸天护法神(这是我请教殿内的管理员听说的,不知对否);板壁后供着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殿内顶上悬有精美的蟠龙藻井,只可惜,不能把它拍下来。殿前南有花架,北有一块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为明孝宗所建,刻有《大明敕谕》,记载了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奉周太后之命重修大觉寺的历史,又称为大明敕谕碑。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大雄宝殿前的大香炉:
再访大觉寺
大雄宝殿后身:
再访大觉寺
大雄宝殿台阶下的北碑: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大雄宝殿台阶南侧花架、古树:
再访大觉寺
大雄宝殿台阶下的大铜锅:
再访大觉寺
大雄宝展销北山墙处,通向北玉兰院的门:
再访大觉寺
大雄宝殿北山墙外的北侧殿房:
再访大觉寺
大雄宝殿南边通向南玉兰院的门洞:
再访大觉寺
三进院落:无量寿佛殿:五间大殿,无量寿佛殿上悬有动静等观的匾,是乾隆御笔。正中无量寿佛,左大势至菩萨,右观音菩萨,两厢各九位罗汉;背面是南海观音大型悬塑;无量寿殿前左右各有一块碑,南面一块是明成化十四年(1478)所建,刻有《御制重修大觉寺碑》。北面一块明正统十年(1445年)为明孝宗所建,刻有《正统敕谕》碑。无量寿殿前的左右各有一株银杏树。北面的一株雄性银杏,高25米。相传是辽代所植,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故称千年银杏、辽代银杏王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三进院南殿:
再访大觉寺
无量寿佛殿后身:
再访大觉寺
无量寿佛殿北侧:再访大觉寺
无量寿佛殿台阶南侧碑: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无量寿佛殿台阶下北侧碑: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三进院落里的银杏王: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四进院落:大悲殿:五间二层楼殿,原是藏经楼,现是展览中心;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大悲坛仙展览:
再访大觉寺
大悲坛北侧:
再访大觉寺
大悲坛北侧小门:
再访大觉寺
五进院落——后院:
白塔:又称迦陵和尚塔、大觉寺塔,高12米,是清代雍正年间寺内住持迦陵禅师的墓塔,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白塔的左右,有一棵松树和柏树,松柏的枝条向白塔伸出,似将白塔抱住,因此称为松柏抱塔。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松柏抱塔: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龙潭:称为灵泉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龙潭乾隆诗碑:刻字很清晰,但由于玻璃罩着,如不仔细看,还看不太清楚。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北边诗碑:
再访大觉寺
南边诗碑:
再访大觉寺
龙王堂:位于全寺最高处,是一座新修建的两层建筑。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白塔北面,下有辽碑:刻有天王寺志志延撰写的《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据碑上文字记载是奉辽朝道宗皇帝和萧太后的旨意于戊申年(1068年)三月所立。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白塔北侧建有畅云轩: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龙王堂南边建有花架长廊: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花架长廊南是“要领亭”:六角攒尖顶的亭子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要领亭前坡上的辽代石狮:
再访大觉寺
要领亭下山石、小路:
再访大觉寺
要领亭下几处乾隆诗碑: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大觉寺北路景观,从东到西:
银杏院:俯瞰再访大觉寺
院内物什: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银杏院通向大觉寺外的东门:
再访大觉寺
龙凤银杏树: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院内西殿堂:
再访大觉寺
方丈院:再访大觉寺
方丈院院门:
再访大觉寺
影背: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西殿:
再访大觉寺
北殿:
再访大觉寺
东殿:
再访大觉寺
娑罗树——七叶树: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北玉兰院:再访大觉寺
北玉兰院北殿房:
再访大觉寺
东殿房:
再访大觉寺
西殿房:
再访大觉寺
古老的玉兰树:
再访大觉寺
院内小玩艺儿: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北玉兰院院门内侧:
再访大觉寺
香积厨: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九子抱母”:
再访大觉寺
银杏树下大铜锅: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路边石井: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大觉寺南路景观:从西到东
憩云轩:一座传统园林风格的建筑,“憩云轩”也是乾隆御笔。再访大觉寺
憩云轩北侧小门: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憩云轩后身:
再访大觉寺
憩云轩前坡上上物什: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憩云轩台下的泉水石槽: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南玉兰院:北殿再访大觉寺
北殿东耳殿:再访大觉寺
西殿——四宜堂:再访大觉寺
四宜堂前玉兰树: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南殿: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院景:
再访大觉寺
院内玉兰:再访大觉寺
“鼠李寄柏”: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院内小景: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南玉兰院东门外小景: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明悲茶院对面是绍兴菜馆:
再访大觉寺
绍兴菜馆前脸还在施工:
再访大觉寺觉香斋:再访大觉寺

再访大觉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