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大觉寺

标签:
股票 |
分类: 海淀景观古迹风光 |
再访大觉寺
前言:我第一次到大觉寺,是2008年,当时由于缺乏寺院的知识,因此只是当作景点游,只有这次,我才粗略地见识了大觉寺的深沉和历史光彩!这大觉寺不但殿房古老,殿内的佛像也同样古劲儿。殿内有明显的请勿拍照的警示,因此,尽管那些佛像真是应该留影,但还是应该遵守寺院的规定吧!
地址:
海淀区苏家坨镇北安河乡阳台山麓大觉寺路9号
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面积:6000平米
交通:颐和园乘346到周家巷,换633到大觉寺。

大觉寺山门前广场处的影背:


大觉寺山门前的大香炉:

大觉寺山门前的简介和平面图:

大觉寺山门前广场北围墙上的“茶禅诗画”:





大觉寺中路景观:


北碑亭:


南碑亭:


功德桥、池:

北功德池:

功德桥东端北边的狮子:

南功德池:

功德桥东端南边的狮子:

天王殿广场南边的鼓楼:


天王殿广场北边的钟楼:

这座钟是我偶尔拍到的,因为干活的工人没关门,我才偶然上了一趟钟楼。


天王殿:


天王殿前的如意统香炉座:

天王殿后身:

天王殿北侧:天王殿南北两侧都建有10间东西排开的殿房。

天王殿前脸南侧三间小殿房:像是请香的地方。

一进院北殿五间:


北殿西山墙外的木亭:

一进院南殿五间:诸天造像艺术馆

现在不开,只隔窗照了一下;

这是我2008年留下来的几张馆内照:



一进院落内的苍柏:


后边那棵就是“藤缠柏”:

二进院落:大雄宝殿:五间大殿。正中如来,左阿弥陀佛,右药师佛,这大觉寺的大雄宝殿,真是与众不同,没有十八罗汉而是:后壁左右各5位十地菩萨,两厢各10位诸天护法神(这是我请教殿内的管理员听说的,不知对否);板壁后供着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殿内顶上悬有精美的蟠龙藻井,只可惜,不能把它拍下来。殿前南有花架,北有一块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为明孝宗所建,刻有《大明敕谕》,记载了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奉周太后之命重修大觉寺的历史,又称为大明敕谕碑。


大雄宝殿前的大香炉:

大雄宝殿后身:

大雄宝殿台阶下的北碑:


大雄宝殿台阶南侧花架、古树:

大雄宝殿台阶下的大铜锅:

大雄宝展销北山墙处,通向北玉兰院的门:

大雄宝殿北山墙外的北侧殿房:

大雄宝殿南边通向南玉兰院的门洞:

三进院落:无量寿佛殿:五间大殿,无量寿佛殿上悬有“动静等观”的匾,是乾隆御笔。正中无量寿佛,左大势至菩萨,右观音菩萨,两厢各九位罗汉;背面是南海观音大型悬塑;无量寿殿前左右各有一块碑,南面一块是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所建,刻有《御制重修大觉寺碑》。北面一块明正统十年(1445年)为明孝宗所建,刻有《正统敕谕》碑。无量寿殿前的左右各有一株银杏树。北面的一株雄性银杏,高25米。相传是辽代所植,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故称千年银杏、辽代“银杏王”。

三进院南殿:

无量寿佛殿后身:

无量寿佛殿北侧:

无量寿佛殿台阶南侧碑:


无量寿佛殿台阶下北侧碑:


三进院落里的银杏王:


四进院落:大悲殿:五间二层楼殿,原是藏经楼,现是展览中心;



大悲坛仙展览:

大悲坛北侧:

大悲坛北侧小门:

五进院落——后院:


松柏抱塔:


龙潭:称为灵泉



龙潭乾隆诗碑:刻字很清晰,但由于玻璃罩着,如不仔细看,还看不太清楚。



北边诗碑:

南边诗碑:

龙王堂:位于全寺最高处,是一座新修建的两层建筑。



白塔北面,下有辽碑:刻有天王寺志志延撰写的《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据碑上文字记载是奉辽朝道宗皇帝和萧太后的旨意,于戊申年(1068年)三月所立。


白塔北侧建有畅云轩:



龙王堂南边建有花架长廊:


花架长廊南是“要领亭”:六角攒尖顶的亭子




要领亭前坡上的辽代石狮:

要领亭下山石、小路:

要领亭下几处乾隆诗碑:




大觉寺北路景观,从东到西:

院内物什:


银杏院通向大觉寺外的东门:

龙凤银杏树:



院内西殿堂:

方丈院:

方丈院院门:

影背:


西殿:

北殿:

东殿:

娑罗树——七叶树:



北玉兰院:

北玉兰院北殿房:

东殿房:

西殿房:

古老的玉兰树:

院内小玩艺儿:



北玉兰院院门内侧:

香积厨:





“九子抱母”:

银杏树下大铜锅:


路边石井:


大觉寺南路景观:从西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