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寺行

标签:
佛学 |
分类: 怀柔景观古迹风光 |
吉寺行
地址:
面积:吉寺村:总面积24.2万平方米
历史:明代已成村,清代曾称“鸡茨村”。
格局:吉寺地处“吉寺沟”两侧,南、西、北三面环山,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海拔175米。
内容特色:
依据2013年10月14日云中凤的《怀柔关公庙,实乃好道场》,与黄道长一起去了“怀柔,比邻朝阳禅寺的一个关公小庙”。可是今天一到“吉寺村”,我们便傻了眼!看来这里不是云中凤的《怀柔关公庙》。跟随当地两位老者的指点,吉寺村原来是有一座远负盛名的关公庙,当时被称为东庙,村西还有一座菩萨庙,被称为西庙,村中还有一座因为杨六郎到此,让马蹄掘出了一个清泉,被称为马刨泉。在此后人建起了龙泉寺。但“吉寺村”的关公庙早已被拆除,现在成一村公所的大院,只有那棵大槐树,在那儿守侯着过去的历史;今天的龙泉寺也没了踪影,只有菩萨庙还有点遗迹。在村西的山坡中,一片高地已用红砖圈起,高墙东留有一高高的“桥”,桥下正是当年菩萨庙的进入台阶47节,目前已被泥土填住。走上高台那棵600多年的古松茂盛、挺拔、苍桑地屹立在那儿,苍松下的地面还能看到当年庙内的甬路,古松东,还残留着原庙东配殿的后墙。村里人说这菩萨庙已有人投资了一百多万,不知为什么,只留下围起的高墙,没了下文?
走出村西,便是“雁崖”村,面积0.1万平方米。因聚落南部有一高约50米向前倾斜的岩石,其状如雁,故名,当地称雁崖。这趟虽没看到三座庙,但也领略了“吉寺村”的风貌。这里的村民纯朴、厚道真让人念怀。
交通:110到为公桥,特8到西坝河,换916快到怀柔,转到于家园乘H22(怀柔—吉寺)到吉寺。
吉寺村口:
吉寺村宅:
这棵大槐树北原来有庙,叫东庙:
吉寺村
原西庙遗址上的甬道:
原西庙遗址西的空地,也有寺庙的痕迹:
新建的西庙台阶过街楼:
吉寺村西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