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松”最全的讲解

(2023-04-09 16:20:58)

“松”最全的讲解

描述(可选,在图片下方显示)

#


练习顺序将大关节之松的具体练习方法介绍如下。

第一,顶头悬,也叫头部松。头顶似有绳悬,头部有微微的悬空感,找到让头坐到脖子架上,舍掉脖子肌肉的感觉。在脖子僵硬时,松颈部肌肉,摆正头颅,把头放在颈椎架子上。有这个位置,可让头颅不偏不倚,仿佛悬空,轻盈灵活。练拳时,最容易紧张的还有脸部,而脸部的紧张还反映身体的僵硬,脸部真正做到松了,精神就能真正的松。关键做法是头颅要放正,眼睛平视,下巴处分开两股力量沿着两脸颊骨下侧紧贴两耳后根上行至两耳正上方,再由双耳正上方上行至百会穴,练习时找到这两股力量并在百会穴汇集。如此,就能很容易做到顶头悬,此时,不但能反观内听,且能耳听后方。

    第二,松肩,也叫沉肩。要松肩,先体会胳膊的松感觉,两腿站直后弯腰,两臂自然下垂,感受此时的肩部、肘部、腕部的感觉,记住这种感觉,在练拳中始终保持这种感觉。检查肩关节,想象着这两条胳膊不属于自己,而像两件身外物挂在肩上,手指就会慢慢有肿胀的感觉,如果微微把手指张开,感觉更强,如此长时间练习,就可以将胳膊松透。在练习中,注意肩膀不能上提,注重上肢梢节的松,手指千万不要用力,寻找或者保持松透的感觉,即涨、热、麻的感觉,仿佛有细绳拴在手腕处,来牵动两臂上移,长期如此练习,胳膊松透指日可待。经过上述方法练习,肩关节好松开,肩胛骨不容易松,但只要肩关节由着肘尖的动作方向外展,不久肩胛骨也会松开。肩胛骨松开后,两手臂才能内劲贯通,含胸后形成拔背,含胸拔背、劲由脊发就是这个道理。但如果肩胛骨没松开、内劲没贯通,而是仅仅用意念执著妄想,往往会引起后背、脖子僵硬,身体不能中正,练到肩胛骨松开后,自然一点即通、一说就明,这是初学者必须注意的一点。

    第三,松胯,即松开胯关节。在关节之松中十分难练,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难以成功。松胯的关键是开裆,裆开则双胯开,如此则下肢运转灵活,进退不僵滞,腰转自如。有些人的太极拳动作来回晃荡,根本原因是裆没有松开、胯没松好。太极拳练习有三难,即坚持难、松难和开裆难,开裆的秘诀是塌腰、泛臀,塌腰、泛臀后,丹田下行的真气就在会阴穴边界缠绕分为阴劲和阳劲,两股阴劲和阳劲缠绕后,会阴穴张开,裆部容易打开,继而双胯松开。仅仅明白这个道理还不能开裆,还必须在明师的指点下刻苦练习,正所谓:千言万语难以形容,亲身一点易如反掌。

恩师曾向师祖陈金鳌直接发问:这拳咋练?,师祖简洁地回答:四块放松。四个字道出了松的关键部位,四块即两肩、两胯四个大关节,学会了松四大块就等于学会了太极拳。

     第四,松胸部,本质是松两仪。师祖陈金鳌重点强调说:要特别注意胸部的松,只有胸部能松,才有胸中运化,胸部太僵,就会气贯满胸,如此就不能调整上下关系,胸部不能运化,就要挨打。这里的两仪是指两肋,胸部的松是指拔腰束肋后的松,拔腰束肋使人体胸腔成为一个浑元内劲的整体,这样两肋容易围绕着膻中穴行走太极阴阳劲,然而,这种拔腰束肋后的松不到一定的功夫程度难体会得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