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诀功法基础之站桩
大兴木土
站桩是指人体保持一定的站立姿势,借助内向性的意念运用,强化人体脏腑、气血、筋骨等功能的一种练功方式。学练六字诀功法,需掌握以下几种站桩。
(一)无极桩
古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也。”练习无极桩时,身心处于高度放松状态,形意合一,阴阳相调,是一种平衡身心的内在运动。
1.动作说明
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掌心向内贴于大腿外侧;头正颈直,下颌微收,舌须放平,唇齿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含胸拔背,腰腹放松;目视前方。
2.呼吸方法
初练站桩时,宜采用自然呼吸。
随着练功水平的提高,自然过渡到腹式呼吸。
3.意念活动
意念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规格。
意念周身放松,逐步过渡到意守丹田。
4.技术要点
虚灵顶劲,正脊松腰,两脚踏平,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保持周身中正安舒。
宁静安详,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形体放松。
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姿势松懈,精神散乱。
应注意保持虚灵顶劲,下颌微收,尾闾中正,正视前方,注意力集中。
精神紧张,姿势僵硬,两膝过直。
应注意眉宇要舒展,面部要有似笑非笑之意,肩部放松下沉,两膝似曲非曲。
刻意追求腹式呼吸,产生憋气、头晕等现象。
应注意以自然呼吸为主进行训练,逐渐加大呼吸的深度,慢慢地向腹式呼吸过渡,切忌强求呼吸深长,不可呼尽吸尽,要留有余地,以不感到憋气为度。
追求气感,用意过重。
站桩中出现热、胀、冷、麻、肌肉跳动等现象,是练功产生的正常范颖,要顺其自然,不予关注。当出现身体晃动或头晕恶心、心慌气短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止练功,查找原因并修正后,再继续站桩练习。
6.功理与作用
端正身形,调和呼吸,安定心神,培养元气,调整身心平衡。
(二)抱元桩
抱元桩也叫抱球状,是六字诀学练者的首选桩法。双臂体前环抱的高度因人而异,以高不过眉、低不过裆为宜,六字诀锻炼主要取“与脐同高”。
1.动作说明
两脚开步站立,脚内侧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全脚掌踏地,目视前下方。两臂内旋摆至体侧约45°,继而外旋,两掌向前环抱,与脐同高(或在脐腹之间),掌心向内,指尖相对,间距为10~20厘米,呈抱球状;同时屈膝,垂直下坐,膝盖不超过脚尖;保持头正颈直,唇齿轻闭,舌抵上腭,含胸拔背,收腹敛臀,圆裆坐胯,尾闾中正,两膝微屈,似坐非坐;目视前下方或垂帘。
2.呼吸方法
初学站桩时,宜采用自然呼吸。
随着练功水平的提高,自然过渡到腹式呼吸。
3.意念活动
站桩初期,意念端正身形。
随着练功的深入,意守丹田。
4.技术要点
背部后倚,腋下旋开,两臂环抱棚圆,两掌微张,指间如夹物。
保持身体中正安舒,百会上领,尾闾下垂,鼻尖对肚脐,肩井对涌泉。
呼吸调匀,自然舒适,莫忘莫助,绵绵若存。
收视返听,精神內守,气沉丹田,用意要轻,似有似无。
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丢顶闭目,耸肩架肘,撅臀跪膝,掌指下垂,脚尖外展。
应注意虚灵顶劲、尾闾中正,目视前方或垂帘,下颌微收,沉肩坠肘,坐胯敛臀,膝盖不超过脚尖,脚尖正向前。
精神散乱,呼吸短浅,气血上浮。
注意力要集中,胸部放松,适当深呼吸3次后,专心凝神于丹田。
追求气感,用意过重。
站桩中出现热、胀、冷、麻、肌肉跳动等现象,是练功产生的正常范颖,要顺其自然,不予关注。当出现身体晃动或头晕恶心、心慌气短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止练功,查找原因并修正后,再继续站桩练习。始终注意眉宇舒展,面部有似笑非笑之意。
6.功理与作用
抱元桩可以调节呼吸,升清降浊,舒缓筋骨,赔补元气,增益气血,养心安神,固本培元,温养丹田之气,疏通人体经络,平衡脏腑阴阳,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练功身形,换掉、卸掉全身拙力,提升体力。
(三)升降桩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命在于气的升降开合,“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桩主要是以两掌的起落强化气的升降,过程中以腹部的内收和隆起强化气的开合,动中求静,调整气机,优化人体生命状态。
1.动作说明
动作一:两脚开步站立,脚内侧与肩同宽,脚尖朝前;头正颈直,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两臂自然垂于体侧,松腕舒指,中指腹轻贴裤线;目视前下方。
动作二:接上式。屈肘,两掌十指相对,间距为10~20厘米,掌心向上,置于小腹前;目视前下方。
动作三:接上式。两掌缓缓上托至胸前,约与两乳同高;目视前方。
动作四:接上式。两掌内旋转掌心向下,继而缓缓下按,至小腹部;目视前下方。
重复动作二至四若干遍后,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2.呼吸方法
两掌上托时自然吸气,下按时自然呼气。
随着练功水平的提高,自然过渡到逆腹式呼吸,吸气时小腹回收,呼气时小腹隆起。
3.意念活动
初学动作二至四时,意在体会呼吸的出入;随着练功水平的提高,意在体会呼吸的升降与腹部运动变化的配合。
动作二至四重复做完后,意在丹田。
4.技术要点
两掌上托时吸气,下按时呼气,一升一降需立身中正、协调配合,形正气顺。
心静体松,呼吸自如;升吸降呼要匀速柔和、绵绵不断、往返循环,使呼吸逐渐变得深、细、匀、长。
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呼吸出入与两掌托按配合不协调。
应注意两掌上托、下按的动作要柔和,并做到气尽势成,使动作的快慢与呼吸的速度一致,并受气的支配。
身形不正,摇头晃脑,立身不稳,注意力不集中。
应注意保持虚灵顶劲、尾闾中正,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将意念集中于体会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上。
6.功理与作用
改善脏腑功能,调理周身气机,疏通气血经络,促进心肾相交,调整阴阳平衡;增大肺活量,锻炼形、气、神协调配合,实现健身强体的锻炼目的。
---摘编自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修订后的通用教材《健身气功·六字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