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药】第964期【杭菊】

标签: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发热头痛风热感冒 |
分类: 中草药 |
诚实明朗汤黄菊,平肝明目解热毒
杭菊花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处方药名】杭菊
【民间土名】杭菊、汤黄菊、烘黄菊
【植物形态】株高约1~1.5公尺,茎直立,叶互生,羽状缺裂,秋季开花,顶生,头状花序,花色有白、黄,小轮花径约2~2公分。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cm.花序扁球形、不规则球形或稍压扁,直径多1.5~4cm。总苞由3~4层苞片组成,外围为数层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中央为管状花。气清香,味甘、微苦。花嫩时可食,也可入药。

【采收加工】因花蕾形成有先后,故需分次采收。一般自立冬前后3~4天到小雪共采花3次。采花应在花办平直,花心完全散开,花色清白时,选晴天露水干后或下午采摘。不可采露水花,否则花朵内含水较多,不易干燥而引起腐烂,鲜花采回后挑选分档,然后晒至半干,使色转白即可加工。
加工分蒸,烘二法:
蒸花:把晒瘪的花放蒸笼内,铺放不宜过厚,一般厚1寸左右,将花朵上下对面排列。蒸时注意火力,猛而均匀,笼内温度保持90左右,蒸约3分钟。然后将花放竹帘上爆晒,中间夹放麦秆,使其通风,经2天日晒,上下翻动一次,晒到花心完全变硬为止。
烘菊:通常以黄菊为主,将鲜花置烘架上用炭火烘焙,烘干为止

【性味归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2.用于目赤昏花。本品功善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多与桑叶、决明子、龙胆草、夏枯草等同用,共奏疏风清肝明目之效,若肝肾不足,目暗昏花,又常配枸杞子、熟地黄、山萸肉等同用,如杞菊地黄丸,共收滋补肝肾、益阴明目之功。
花语

前一篇:【每天一药】第963期【白睡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