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文艺精品公益性演出群众乐享“文化大餐”
(2022-09-29 07:11:19)“推出文艺精品公益性演出这一举措,对泉州高甲戏剧团而言意义非凡!它既保障了剧团每年最基本的演出场次,又有助于剧团抢救、创作舞台艺术作品,也让剧团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演职人员,还让很多原本看不上戏的观众有戏可看!”谈起泉州实施“文艺精品公益性演出”带来的诸多变化,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主任周杰俊感慨万千。
1996年,周杰俊从泉州艺校毕业后,进入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开启了他与高甲戏结缘的“戏梦人生”。2013年,“文艺精品公益性演出”被列入泉州为民办实事项目,彼时的他担任剧团副团长兼书记。他回忆,2013年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业界存在“戏曲是否会没落、消亡”的担忧。当时,泉州几个院团的基础设施、创作生产和演出市场多数不理想,甚至还存在剧团“每多演一场就多亏一场”的恶性循环现象。在这一背景下,“文艺精品公益性演出”孕育而生。
“最早是省政府拨款扶持省直的几个院团,实施一段时间后成效显著,于是这一好做法逐渐推广到泉州各县(市、区)。”周杰俊介绍,在省、市财政支持下,市直各院团每年开展文艺精品惠民演出至少80场(次)。“辐射面广、效率高,让观众能真正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周杰俊介绍,泉州高甲戏剧团每年年初就制定总计划,每个月制定详细的目标计划,确保演出公益、平价、常态化。借助“文艺精品公益性演出”项目,剧团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剧团艺术创作生产更丰富了,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值得一提的是,剧团还培养了一批泉州打城戏演员,这些年轻演员如今已开始“挑大梁”,拥有了展现剧种特色的一方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