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各校利用学校资源完善劳动课堂
(2022-09-29 07:09:27)“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是认识土壤。首先观察土壤的上层,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再观察叶子下面,最后观察土壤的下层,期间可以利用铲子和放大镜。”9月22日上午10时30分,记者在泉州市晋光小学南俊校区看到,负责劳动课的吴老师正拿着小铲子给二年五班的学生们进行演示,并叮嘱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既要保护自己,也要保护好植物。
交代完所有的安全事项后,吴老师带领孩子们前往学校的耕读园。这是二年五班的学生们第一次走进耕读园,大家都无比兴奋。积极回答老师问题的陈煜旭同学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他不仅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还能协助老师种好被误拔的菜苗。他告诉记者:“我从小就很喜欢植物,爸爸妈妈平时也会教我相关知识。一年级的时候经过耕读园,就一直很期待二年级能来上课,今天第一次来,觉得很开心。”
记者注意到,在耕读园内有两名高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五年级的赵芷儀同学告诉记者,学校有“大手拉小手”的传统,高年级的学生会进行服务性劳动,在耕读园内做老师的小助手,课后留下来帮忙整理卫生。
据了解,除了耕读园,晋光小学两个校区均有烹饪室,有比较完善的烹饪器具可供使用。东海校区劳动教研组组长王珊珊介绍道,学校积极利用自有的资源进行劳动课教学,“东海校区有食堂,接下来也考虑利用这个资源,让孩子参与食堂服务。”
学生学以致用 做贺卡谢师恩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对手工课都比较感兴趣,各个学校也开设了不同的相关课程。如晋光小学开设了簪花制作、废物利用手工课等课程,云山小学开设了剪纸课程,还聘请了非遗传承人杨金凤辅导学生们妆糕人手艺。
不少老师告诉记者,学生们学习完手工课,总是能应用到生活中来。“簪花是蟳埔渔村的特色。如今学生能当场制作簪花并作为礼物送给来访学校的嘉宾。”王珊珊介绍道。而在刚过去不久的教师节,云山小学三、四年级的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剪纸、折纸、贴纸等多种技艺,设计出精致美丽的贺卡和花束,并在贺卡上写上了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对老师的祝福。(泉州晚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