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专家黄印级12年专注闽南俗语收集、整理、推广
(2022-08-15 17:16:10)黄印级生活在南安市东田镇蓝溪村。2010年,年近花甲的他,萌生了用书面形式记录并传承闽南俗语的想法。他自学拼音、请教专家,自创了闽南话汉语拼音法,编纂《闽南话俗语》《闽南俗语教学》等书籍,赠书授课;他自学拍摄剪辑小视频,让闽南话和闽南俗语突破空间限制,被更多人认知。
近日,记者来到黄印级家中,走近这位从事闽南语研究的民俗专家,听听他12年来收集、整理、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俗语”的历程。
如何让闽南俗语被更多人知晓?
自学拍摄剪辑 3年发布近700个小视频
闽南俗语集中体现了先民的智慧和经验。如何让更多人走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一直在探索。我把闽南俗语写成故事、舞台剧、音乐作品,结合新媒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推广闽南俗语。自学拍摄、剪辑小视频,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发布闽南俗语和各类闽南文化相关视频,让更多人了解闽南俗语。从2019年年底至今,已在抖音发布近700个小视频,拥有粉丝2.2万人,个别视频浏览量达到六七十万人次。
广东一个网友看到《初学闽南话》相关视频,特意联系我想要购书。我就把书免费寄给他,后来他回复说,这本书简单易学,孩子也跟着学。
目前我正在准备《闽南俗语教学》的第二次印刷,今后也将继续投入到闽南话和闽南俗语的推广、传承中,让凝聚智慧的闽南话古老语句焕发新的青春。(泉州晚报记者 陈凌鹭 实习生 杨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