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可以被骗第一次 但第二次不行

标签:
数码it |
一直以来,中国消费者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过程中,都是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比如我们没有听说过谁用什么产品出问题,被赔偿上亿元的吧,但在国外,却屡有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渐渐练就了一个本领,就是我可以被骗第一次,或者说由于信息不对称吃亏一次,但我绝对不会给你第二次让我吃亏的机会。
这看起来很软弱,就好比我们走路碰到一个流氓,被一顿打,然后我们离开的时候大声的喊道“下次一定不走这条路了”。这么没钢儿的事,确实也是一种无奈,因为维权可能更麻烦,甚至得不偿失,有时候好像还会被企业来反告。既然主动维权不成,那就被动维权吧,也是一种自然进化。
比如说我,以前买的移动手机号,138的动感地带,感觉很超值。后来跟朋友或者工作打个长途,一看100多元没了,当时心里哇凉哇凉的。但有啥办法呢,还是继续用移动,直到3G兴起,联通3G网络远远好于移动3G网络的时候,我这才马上实名制换上了联通186,就此作别移动。
但联通就好吗,也不一定,企业更多的考虑还是在自身利润方面或者管理方面,而用户体验可能不是放在首位。比如用了联通宽带后,有一次要搬家,去办停网,结果刚到月初,就要被迫交148元包月费。联通客服几次相劝,你还是再用用吧,现在退网也是这月全收。我心里说,房子都到期了,我怎么再住?结果呢,搬家后直接办了两年电信宽带,不是电信比联通好,是我实在不能不考虑我的自身立场。
其实这对消费者来说,是种无奈的赌气,有时候甚至会显得有些无聊。比如一个女同事,说有一次叫了滴滴专车,但对方接单后一动不动,反而开始计费,让她十分气恼。虽然通过投诉,她被计费的钱退了回来,但她还是对这种服务十分气愤。她说她开始用快的了,再也不用滴滴了,我说这是一家的好吗。
其实,如果滴滴知道每次用户投诉会造成多大的伤害的话,大可以对于投诉的用户多送点券作为补偿,仅仅原单退款是不够的,不是对错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再回到这次京东的苹果机假货事件,无论流程如何,用户收到的手机被鉴定为三码不统一,所以电商平台应该补偿用户,然后再详查渠道,查出到底哪里出的问题,进行改正,而不是把用户晒在那里,只谈渠道多么正规。
有一位网友表示“希望京东能先照顾好用户的感受,然后详查情况,认真改正”,从这位网友的表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其还是不愿意放弃这个平台的,很多方便之处让其不想考虑第二选择,只希望对方能处理好,给个交代。
将心比心,如果这次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的话,不能对用户有一个比较好的交代的话,确实会让一些人寒心。寒心的并不是担心未来还会有假货,因为我们都相信这事肯定不是京东的本意,肯定是某一个环节出现的一些问题。但很明显,大家看的都是京东的态度,这方面可绝对不容大家失望。
企业给用户带来便利,甚至让用户产生依赖,这都是好事。而话说回来,就好比两个人相处,有时候哪方占道理是次要的,双方的态度才是主要的,不是吗?
http://p2.pstatp.com/large/3755/3755578046但第二次不行" TITLE="中国消费者可以被骗第一次
您可关注微信号【shumapingjia】
我们将回答您各种购机问题留言
我们的口号是“简单就是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