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联想手机:有力出货,无力前行

(2014-05-28 09:31:45)
标签:

it

手机

http://p2.pstatp.com/large/849/8077889430

在传统的“中华酷联”四大家里,联想绝对是一个异类,因为任凭哪一家也没有联想那样令人望尘莫及的销售渠道。

衡量产品营销是否成功,可以用销量,也可以用品牌影响力。从前者来看,联想手机找到了一条路,就是运营商渠道。根据调研机构iresearch从电商平台抓取到的数据来看,联想手机在2013年的销售占比非常高,仅次于三星、诺基亚、华为,位居所有品牌第四位、中国品牌第二位,同时联想集团最新报告显示,联想智能手机销量已经超过5000万部。

http://p2.pstatp.com/large/849/7867405383

无论从哪个数据看,联想无疑都走在通往“销售冠军”的大道上,并且前途一片大好。但是偏偏就有那么一点点问题……可以问问你周围的朋友,了解联想手机吗?现在有一个词概括联想手机的这种现象,叫做“联想危机”。

面对这样的“联想危机”,有业内人士表示,联想智能手机的营销过度依赖于运营商渠道,完全是给他人做嫁衣,这是联想手机有销量没品牌的根源。长此以往,联想手机势必被运营商渠道绑架,附加值以及竞争力会不断降低,很难成为联想的支柱产业。同样,“有识之士”也给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建议:走联想PC发展路径,发挥规模优势。

如果拿一个企业比作联想,那一定是腾讯。凭借腾讯QQ这棵大树,所有的业务绑定到QQ上,皆是无往不利,大杀四方。对于联想而言,这棵大树就是PC模式。如果要找出一个成功案例,那就是联想服务器:通过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的复制,联想推出ThinkServer服务器之后一路高歌猛进,最终购得IBM低端服务器部门,让自家服务器产品成为全球前三。虽然其中一部分份额是通过收购获得,但试想,被联想用Think品牌穷追猛打之后,IBM还能找到哪个买家?所以这其中也显露出来了联想PC模式的过人之处。

因此PC模式对于联想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而在手机产品线上在,这套模式还没有完全启动,一旦运营商和PC两条渠道都运转起来,就像开头所说,联想的销售渠道是其他厂商望尘莫及的。

不过问题又来了,不论是PC也好,还是作为成功案例的ThinkServer也好,都凸显出一个特性:建立在PC模式上的营销,本质上还是一个以销量为KPI的营销,真的能把联想带到另一条“成功”的道路上吗?

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太麻烦,不妨看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反例”。前面的iResearch的统计数据中有一个注明(不含小米官网),那么包含小米官网的统计数据,又是什么结果呢?请看下图。

http://p2.pstatp.com/large/849/7877416382

就销售渠道而言,除了小米官网之外,小米手机其他的营销渠道几乎为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品牌,在电商平台销售占比高达23.9%,比三星足足多了7.9个百分点,成为国内的王牌。同样,不管小米手机本身如何,小米在品牌方面的营销同样只能以成功来形容。如果还强调依赖运营商能做的多好,依赖PC模式能发展多好,那只能说:最后一定都不如小米做得好。

传统的PC平台,操作系统和软件是无法定制的,硬件平台决定产品的竞争力。手机与PC完全相反,硬件平台发展个性化的空间很小,只要有钱几乎任何卖点都能买到。但软件尤其是系统方面则是致命的,在Android的框架下,不同程度的定制导致系统的差异化十分明显,导致用户选择的倾向性也十分明显。

这正是小米致胜的关键所在,先有系统后有手机,先推出最易用的手机系统,并且逐步将MIUI扩展成为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再推出与这个系统完美匹配的“最佳手机”。随后让这个生态系统适配更多的硬件,逐步搭建出更广泛的“小米硬件”产品线。成功的手机厂商大概都是这样的发展路径,只是小米表现的极端,因此本文故意将“无渠道”的小米和“有渠道”的联想拿来做对比。

反观联想,在硬件方面有高端的手机、低端的手机、最特立独行的Intel平台手机、号称最高性价比的VIBE Z手机……每一款手机都有可圈点的地方,但无一不是围绕硬件做功课,何况即便是硬件上的功课做得也并不算好。至于软件方面,更是呵呵。不管之前的乐OS还是如今的VIBE UI,无一不被诟病。唯一令人欣喜的是联想并没有忘记深度定制系统的初衷,一整套基于“云”展开的APP在手机上布局相当完整。只可惜深度定制系统的成熟度实在难以撑起门面,不要说适配其他手机,恐怕一不留神自家手机也会被更好用的第三方系统攻陷。

总之,无论是运营商渠道也好,PC+战略也好,都有益于联想手机销量继续上升。但是最核心的所谓“联想危机”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根除的。还是以小米为例,在推出手机之前,MIUI已经经历了多年的苦心耕耘,有了足够的用户基础,有了足够成熟的MIUI,如今这个如巨人般的小米,不过是瓜熟蒂落自然而然的产物。反观联想,依然是让系统寄生在优秀硬件平台上的战略,以此战略想要获得用户的忠诚度以及黏性,带动用户认识联想手机,恐怕难上加难。

战略上表现的保守和僵化,只在战术上发力真的能够力挽狂澜吗?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共账号“shumapingjia”,我们的口号“简单就是极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