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经常遇到患者拿着超声报告单到门诊上咨询如何治疗导管扩张?之所以咨询这个问题是因为做完超声后,报告上写着某某位置导管扩张,有时还给出具体宽度,如4毫米、5毫米等等。患者拿到报告单就开始上网检索。有些人紧张的告诉我导管扩张很快就会出现乳腺脓肿、乳房千疮百孔,患者很担心,所以到医院就诊。
但其实她们搞错了概念,导管扩张和导管扩张症根本不是一回事。当然这样不能怪患者,因为某些医师也不太明白导管扩张和导管扩张症有什么区别。在一次学术会议的答疑环节,我就被问到导管扩张是否就是导管扩张症。而大家经常会使用的百度搜索引擎中百度百科里关于导管扩张的解释恰恰是导管扩张症的解释,国人最常用的搜索引擎在这个概念上都有如此的误导,医生概念上存在混淆。患者搞不明白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导管扩张症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以我们北京中医医院治疗经验看,此类患者多伴有乳头发育不良或乳头畸形,临床表现是乳晕旁的局部红肿、疼痛,反复发作,形成瘘管,愈合较慢。虽然大部分通过保守治疗可以痊愈,但少部分需要手术治疗。
而导管扩张则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它本身不是一个疾病名称,只是一个形态描述,即乳腺导管出现了增宽。这种情况十分普遍,大部分是生理性的,如哺乳期,断奶一段时间内、流产后都有可能出现导管扩张,这是因为机体为泌乳做准备,导管自然要增宽。也有些导管扩张提示机体存在一定异常,如内分泌紊乱导致的乳腺增生复旧不全就可能出现导管扩张,这是因为乳腺导管在性激素刺激下复旧不全,持续增宽,有些甚至会存在囊肿或形成纤维囊性乳腺病,还有些导管扩张甚至是导管内肿瘤的提示,扩张是因为乳腺管内有肿瘤所以导致管腔增宽。较常见的导管扩张是由于乳管内分泌物排出不畅或慢性炎症导致,表现为乳头溢液、粉渣样分泌物等,这种情况下的导管扩张有可能会导致导管扩张症。
针对病因不同,治疗方案也有所区别,比如乳腺增生导致的扩张可以临床观察,通过饮食、情绪等的调节有可能会缓解,如果症状较明显可以通过口服外敷药物进行治疗。而导管内肿瘤引起的扩张不论肿瘤良恶性都建议手术治疗。而导管炎症出现乳头溢液的导管扩张,可以通过乳管冲洗治疗。慢性导管炎乳管镜下表现为乳管充血、管壁粗糙、毛细血管丰富、管腔内大量炎性降解产物(白色絮状物)等表现。在此阶段运用乳管镜在乳管内给予冲洗治疗,可有效疏通乳管、控制局部炎症,减少局部充血及炎性产物对管腔的堵塞,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是比较快的控制炎症,减轻导管扩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