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的力量》读后感——简约,但不简单
(2022-11-10 16:45:42)
标签:
教育 |
《简约的力量》读后感
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平凡是一种智慧;凡是不平凡的简单,都是大智慧。因为只有大智慧,才能够真正地化繁为简。
人间四月天,四位教育者在重庆禅悦宾馆听禅乐,听窗外雨打芭蕉,喝茶聊天,十分惬意。作者与三位好友探讨教育问题。这样的意境让读者十分惬意。
作为一名班主任,最希望的就是能轻轻松松把班级带好。读了这本书,我发现能把班级带好的班主任,一定是能做到简约的。越简约越轻松,说明这个班主任肯定把班级带好了。那怎样才能把班级带好呢?
首先带班要解决明天的问题。很多班主任很累的原因,不是不尽心,而是被班级带着走。真正的带班,是带着班级走,在此刻播下种子,在明天轻松收获。
要带好班先要建班,梅老师举了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一颗猫屎毁掉一锅粥?”前提是什么?一颗猫屎毁掉一锅粥的前提是这锅粥是稀粥,而且越稀越容易被毁掉。如果这锅粥可以变得浓稠些,猫屎毁掉的仅仅是局部;如果粥可以坚硬到如馒头一般,即使上面有一颗猫屎,把猫屎下面的那块去掉,依然可以吃,因为它并没有影响到粥的内部。所以逐渐把粥变稠了,还怕猫屎吗?所以只有班主任凝聚了班级的学生,剩下的几个学生就不会有折腾的空间了。
而不知道把粥做浓稠的,不是少数班主任,而是多数。他们明明知道班级文化很重要,却不去建设。
自古以来,文化的力量我们不能忽视,它可以传递文明,规范人的行为,凝聚社会力量。同样班级文化可以规范班级同学的行为,凝聚班级力量。但是很多班级文化的建设却没有什么效果。这就涉及到班级文化精神是什么?班级文化精神是引人向上的精神,它的特征之一是用善和美好让学生变得温润,具有人性。
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学生在"人性"环境里濡染出人性,在"动力"环境里濡染出动力。可以以"晨诵""午读""暮说"为主的阅读方式,以夕会、班会为主的开会方式,小组结构建设、点赞等生态方式,三种或更多形式紧密结合。形成让学生习得人性或动力的立体场。
简约带班的另一种选择是做好德育。如果以冰山比喻德育与教学,德育便是没入水中的那八分之七,而教学仅是上面的八分之七。梅老师给了我们两把“钥匙”,这两把钥匙可以解决德育的全部难题。第一把钥匙:让每个学生都有一颗温润的心。如何让学生都有一颗温润的心呢?就是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塑造一种环境,让环境的力量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发现美好,享受美好,延续美好!
如果说第一把钥匙:“让学生有一颗温润的心”是确保“根正苗红”,那么第二把钥匙“让每个学生都有向上的动力”便是确保“枝繁叶茂”。那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向上的动力呢?答案是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
人生,是需要一种力量的。教师之于学生,如果不能给予成长的力量,不能说是成功的教师。总得来说,教育是一门大学问,是需要我们老师去不断探索前进的。教育,可以简约,但绝对不是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