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恩和奶牛》读后感(5篇,更新)
(2014-09-19 08:24:24)
标签:
情感 |
分类: 课文链接 |
丹麦作家延森的小说《安恩和奶牛》是一篇很有魅力的文章。课堂上同学们对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及主题的探究讨论得很热烈,下课了,似乎还意犹未尽。于是,我让同学们周记就写一篇读后感吧。很多同学写得都很好,感受深刻而独特,这里选取5篇,和大家分享。
读《安恩和奶牛》有感
肖菁雯
安恩如此孤独,不就是缺乏儿女的关心,我知道,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甚至是我们的亲人、家人。我想起我的爷爷。爷爷身体还很健壮,但是也很寂寞。我想起了中秋节,我们从工作,学习中抽出时间下乡探望他,老远,我就看见了他,很挺拔,站在一棵树旁,不停地向远处张
望。回到老家,他便笑呵呵地问:“中秋晚上还在吧?”我便叫了起起来,:“不行啊,我还要上学!”爷爷脸色一变,但很快恢复正常,又去为我们烧菜了。我看着他那忙碌的背景,有沧桑、有坚强,更多的是寂寞。我的心情更复杂起来。告别时,我跟爷爷笑了笑。在车上,我突然想到:“是电脑虽然很好,但它不过是机器呀,原来爷爷是想要有血有肉的亲人来陪伴他。我又陷入了深思:如果这些孤独的老,有亲人,家人来陪伴,那该有多好呀!我们不能丢下老人,一定要给他更多的温暖,要常回家看看。
生命同重
《安恩和奶牛》讲述了一个感人有令人深省的故事.是不是万灵之长的人类的生命就一定比动物更重要,更值得尊敬?
在质量的天枰上,大象比蚂蚁重,而在生命的天枰上,大象与蚂蚁同重.是的,生命都值得尊敬.
在牲口交易场上,每个想买牛的人都首先问一句:“多少钱?”这异常令人思索,为什么总是将动物当作物品?这样问的人只是为了拥有,给了钱,买下,就是自己的了.可是,你有没有将你买的物品看成一个生命?那一刻你尊重与否,在于你有没有问一句“这头牛卖吗?”这是对牛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我相信这样问的人一定会将牛作为知己.你或许会说卖不卖的决定权在牛的主人手里,这尊重生命了吗?热而我想说,如果这牛真的卖, .与其在那残忍将牛卖出的人手中,还不如将这牛给那问牛的人.这大概更尊重生命吧!
文中的安恩是孤独的生命,奶牛也是同样,因为共同孤独,所以共同尊重.两个孤独的生命想融入热闹的世界是困难的,但如果热闹的世界邀请他们加入是否变得容易了?
人类需要帮助,动物也需要帮助,既然同重,何不一视同仁?可是我们我们人类做了什么!帮助不谈,却伤害起动物来.为了自己的虚荣而杀害动物,取之皮毛.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从你身上取一层皮制成包,你的感受是什么.有人说,动物本身就是为人类服务的.这样的人最没有资格说这句话!动物是生命,人也是生命,都是生命,便平等对待!
在生命的天枰上,所有的生灵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高低之分.你需要尊重别人,也需要尊重自己.这,是相互的.
尊重是相互的,互相的尊重更有意义.
生命同等,都需要尊重.
老师评语:文章有思想,有力度,许多问句,更是直逼读者内心.
尊重生命
——读《安恩和奶牛》有感
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
《安恩和奶牛》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尼斯·延森所写的一篇小说,我认真地拜读了。
《安恩和奶牛》写了寻常的人物,寻常的故事,但其中却蕴含了不寻常的精神,以浅显的文字告诉了我们深刻的主题。
生命有高低级之分吗?有富有价值与缺少价值之分吗?难道天地间有情感的生命就只有人吗?不!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那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动物们,它们也有孤独快乐的情感。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将关心他人和动物们的内心世界作为自己生存在世界中有责任做的事呢?
丹麦作家约翰尼斯.延森笔下的老婆婆安恩带着她的奶牛来到集市上悄悄站在一边。这是个贫穷但勤俭的老婆婆,穿戴得十分陈旧,好像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但却干净而整洁,似乎是精心准备过的。她手中织着毛线,却凝神听着杂货摊上飘来的音乐,还不时抬头看看熙来攘往的集市。也许是想故意吸引人的注意,将她的那头奶牛买出去吧。这是头很好的牲口,健壮结实又干净,而奶牛也依偎在老婆婆安恩的身边,头还蹭着她的肘部,这可看出安恩对奶牛照料的是多么精心和她们间是多么亲近呀。老婆婆安恩就舍得把这她生活中的伴侣给卖掉,难道……?
我疑惑地看下去,当很多买者来驻足问津时,老婆婆安恩都坚定地拒绝了,她究竟带着奶牛来到集市想要做什么?难道她真的如文中的买者所说那样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
可我错了,老婆婆安恩吐露了真情,她仅仅是想带她小村庄里唯一的一头奶牛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在老婆婆安恩和她的奶牛的内心世界中,是孤寂的,老婆婆安恩穿上她精心准备的衣裳,还不时关注着集市里的人群,ahi希望她自己和奶牛能够得到他人的关怀,但却没有得到理解。一位位买者仅关注了奶牛本身的价值,而没有关注奶牛和老婆婆安恩的精神世界。人与动物都有真挚的感情,每个人都有责任关怀他周围的所有人和生物的命运,给予需要他的生命以真正的人道的帮助。
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有这样一句话:“对于人性,道德上的真正的考验,根本性的考验,在于如何对待那些需要他怜悯的动物。”《安恩和奶牛》中老婆婆安恩用行动诠释了对生命的敬重,在我们的生活中,人性所散发出的关辉,也无处不在。在德国,每户养猪的人家,都需要给猪以听音乐放松的时间,还要带着猪出去散步,享受属于猪自己的生活。不仅是人给予动物的善意,当他人跌倒时伸出的一双帮助的手,当他人灰心时一个及时的鼓励,互相问候时绽开的灿烂微笑……也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相通。
在偌大的世界中,生命都是平等的,不论是人,是奶牛,谁都需要同伴,谁都需要关爱。自然界固然是充满竞争,充满残酷的,但也不乏生命之间情感的沟通,敬畏生命,即关爱生命,了解其他生命心中的喜怒哀乐,世界会因此而和谐与欢畅。
错误的爱乘2等于0
陆雅薇
当孤独乘以双份,相依,为命;可是,当渴望同伴,渴望热闹,心,又该停留在何处?
P.S. 以上公为我个人见解,如有不当请指点,有一点多面性的看法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