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2015-06-25 09:13:12)
标签:

杂谈

土壤的酸碱性是土壤的基本特性,也是影响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偏(过)酸性或偏(过)碱性,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具体表现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使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降低。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明显受酸碱性的影响,在pH值超过7.5或低于6时,磷酸和钙或铁、铝形成迟效态,使有效性降低。钙、镁和钾在酸性土壤中易代换也易淋失。钙、镁在强碱性土壤中溶解度低,有效性降低。硼、锰、铜等微量元素,在碱性土壤中有效性大大降低,而钼在强酸性土壤中与游离铁、铝生成沉淀,降低有效性。
  二是不利土壤的良性发育,破坏土壤结构。强酸性土壤和强碱性土壤中氢和钠较多,而钙缺少,难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不利于作物生长。
  三是不利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微生物一般最适宜的pH值是6.5~7.5之间的中性范围。过酸或过碱都会严重地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氮素及其他养分的转化和供应。
  四是不利作物的生长发育。一般作物在中性或近中性土壤生长最适宜,而在偏(过)酸性或偏(过)碱性土壤中会造成发育困难或者根本无法生长。
  五是易产生各种有毒害的物质。土壤过酸容易产生游离态的Al
   和有机酸,直接危害作物。碱性土壤中可溶盐分达到一定数量后,会直接影响作物的发芽和正常生长。含碳酸钠较多的碱化土壤,对作物更有毒害作用。
  解决土壤酸碱失衡问题,酸碱中和、物理干预的方法虽然可以快速实现实验室检测指标性改善,但会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平衡、对土壤和肥料营养分解与有效供给造成次生危害,甚至还会造成土壤病害、土传病害的多发高发,给土壤健康和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带来灾难性危害,最终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土壤酸碱失衡从本质上讲就是土壤理化生态失衡——譬如碳氮比例失调、土壤中氢离子过量溶出、土壤表层中的中性盐和碳酸盐或代换性钠含量大、土壤有益元素生态失衡等等,从而引发土壤有机质匮乏、土壤团粒结构缺失、各种作物所需元素之间相互拮抗阻逆,造成作物生长发育困难,病害多发、加剧,地力衰退衰竭,生产难以为继。而土壤理化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就是由长期以来的石化农业使土壤中微生物益生菌匮乏、菌群失衡、土壤生态衰败所致,而没有了微生物就转换不了有机质,产生不了作物营养和各种生理活性物质。
  解铃还须系铃人——如前所述,土壤微生物益生菌一般最适宜的pH值是6.5~7.5之间的中性范围,过酸或过碱都会严重地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氮素及其他养分的转化和供应。反过来说就是,微生物益生菌可以有效中和土壤酸碱,从而消除土壤肥料营养的分解和转化障碍,消除土壤元素之间的拮抗和阻逆,促进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快速生成,形成良性的土壤团粒结构,恢复土壤健康生态;而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增多反过来又可以抑制和减缓酸化和盐碱的生成进程。因此,要从土壤生态健康这个根本上解决土壤酸化、盐渍化、板结等土壤病害危害,最健康、有效、治本的治理方法就是尽快向土壤中补充足量的优质微生物益生菌(譬如目前市场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的菌量超大、活性强大、综合功效突出的100%纯微生物菌制剂——美国“翠京元微生物菌剂”等),通过微生物益生菌的繁殖和代谢活动,消除土壤酸碱失衡和石化危害,消除土壤病原菌和各种毒害,修复土壤,并充分腐熟、分解土壤矿物营养和肥料养分,增进肥效,减少肥料用量,提高地力,从而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和可持续发展。 来源:山东科技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