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的基本面简单分析
(2015-01-11 12:30:13)
标签:
股票 |
分类: 獐子岛 |
一.
獐子岛的主营业务为虾夷扇贝、海参、鲍鱼海珍品的育苗、养殖、加工和销售。可以说是高大上的公司,绩优股,基金的宠儿.
2014年的冷水团事件,使得獐子岛成为了众矢之的,以前2011年有员工说往海里种沙石,现在眼看没收获了,就整一冷水团,把事情推的干干静静;相邻海域的养殖场不也没有问题嘛.
事件发生后,3个跌停,在第三个跌停处打开,反而涨停,股价最高16.68,最低11.10,跌幅33%.
就在1月5日,獐子岛表示,2014年公司从“活鲜宅配”入手开启活鲜O2O模式,随着大洋资源掌控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大洋产品。除O2O模式外,公司也开始着手将大洋产品如波士顿龙虾等涉足餐饮渠道。
伊利蒙牛以前也干过这个事情,三聚氰胺让股价跌幅很大,后来一样慢慢好转起来,本文就是分析獐子岛是不是属于这类错杀的股,未来是否有价值.
二.
海鲜产品有着强烈的季节特征, 公司的主要产品虾夷扇贝,通过浮筏等方式养殖的扇贝每年只可以在3~6 月供应市场,而公司通过底播增殖、轮播轮收的养殖方式,一年四季均可保证供应市场.
目前公司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级虾夷扇贝原良种场和国内一流的海珍品育苗基地,已经确权的养殖海域面积为 65.63 万亩(4.375 万公顷),水域面积广阔,占全国 2002 年已查明的渔业用海面积 163.5 万公顷的 2.676%,海水养殖业发展空间广阔(数据来源:《2003 年海域使用管理公报》), 仍有40万亩海域可供确权开发(潜在养殖海域105.63万亩),当前已经到了350万亩,全国沿海很多地区均未达到国家清洁海域要求,而獐子岛海域属于清洁海域
大连附近海域没有发现赤潮现象,这块地方真好,这片海域是值钱的.
但是目前市值依旧徘徊在90亿左右。这长达6~7年的规模扩张过程,并没有从市值增长中体现出来。净利润高峰是2011年,净利润接近5亿,对应市值170亿左右,全年抗住了大盘和小盘下跌,对应市盈率35倍左右。这个估值是出现在11年末大盘和中小盘分别从高位整年下滑的时候。2011年獐子岛成为了为数不多的避风港。
三.
虾夷扇贝:底播面积、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公司底播虾夷扇贝在国内底播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保持在 40%以上,在国内拥有绝对的规模优势地位。 虾夷扇贝是冷水品种,在国内只有大连和山东海域可以养殖,大连主要集中在公司养殖基地所在的长海县,山东主要集中在烟台所属的长岛县。
海参:2005 年 12 月 23 日,大连海参商会成立,鉴于公司在底播海参养殖业中的优势和口碑,公司当选全国第一家海参商会会长单位,从而确立了公司在海参底播增殖领域的领导地位。公司海参产品的情况如下:
皱纹盘鲍养殖模式可以分为底播增殖、潮间带养殖、浮筏养殖、工厂化养殖四种。受海域条件限制,国内从事皱纹盘鲍底播增殖的企业很少,多数企业和个体户从事潮间带和浮筏养殖
公司现为全国最大的海珍品养殖基地之一,底播虾夷扇贝、底播刺参、底播鲍鱼 2005 年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 42.28%、18.3%、16.4%,具备了竞争中的规模优势,
亩产下滑。比较耐人寻味的是08年市场低点的出现,公司亩产下滑到70公斤每亩,可谓是双重打击,那一年之后,公司又奇迹般的产能回复,爆发,股价又雄起。09~10年亩产居然达到了160~170公斤每亩,仅仅只是一年的时间,公司的虾夷扇贝像打了鸡血一样茁壮成长。12年1季度产能下降的问题暴露出来,下滑至80公斤,12年四季度出现全年低谷35公斤,至今13年前半年缓慢回升,维持在50公斤左右。
新海域拖累亩产。新海域试捕后发现肥满度不及预期,单产未达标,在市场价格预期走高的前提下,一般会延迟一年捕捞或减少新海域捕捞比例,但当年财务成本会堆积从而影响利润。獐子岛已认识到该问题,故在2013年底播时大力培育“獐子岛红”和“海大金贝”等优质苗种,以降低40米深新海域虾夷扇贝生长速度慢于老海域的影响。
新增海域的水深40米,较老海域增加了一倍,底播的虾夷扇贝在深海条件下,水温、水流和采捕方式都有很大不同。2014一季度是否亩产能恢复到正常状态,答案是应该大概率事件。因延长贝龄靠肥厚度来提升亩产单量,无疑会大幅增加底播养殖的成本和财务支出
关于海域的亩产问题,业界没有定论。每片海域无法估值,看不见存货,公司说捞出了多少,是真有那么多,还是没有捞,据此推断不出每片海域的具体产能。之前投资者质疑公司2012年产出大幅下降是因为投苗时出现了贪腐,公司则强调的是水深,水温的问题。但如果投苗为真,就算是40米海域,也只是贝苗成长快慢的问题,相对于虾夷扇贝25年的寿命而言,早捕几年晚捕几年,只是个时间差,但如果投苗为虚,则后续多投,补上之前的错落,也都还有挽救的余地,只是,可能要等上个两三年,还是公司的治理出现了问题,或多或少,而这应该是可弥补的。
四.
2012年,公司经历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1年来最为困难的一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各季度经营业绩持续下滑。期间,公司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战略举措按计划实施。2013年一季度公司业绩企稳向好,海洋牧场质量逐步恢复,生态已趋于稳定,公司运营逐渐步入上升通道。具体如下:
1、报告期内,欧债危机、金融危机、自然灾害、转型磨合等不利因素集中作用,使全球经济复苏受阻,严峻复杂的经营环境让公司经历了极富挑战性的一年。受五项具体因素影响,公司2012年度业绩同比大幅下降:一是底播虾夷扇贝亩产下降较大;二是浮筏鲍鱼受台风影响产量低于预期;三是计提与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诉讼的预计负债;四是国际市场需求下滑导致出口贸易降幅较大;五是公司薪酬体系优化等员工福利增加导致的人资成本同比大幅上升。
业绩没有达标,从没有行过权.这个公司的业绩实在不靠谱.
这次的业绩作假,会不会是是公司人为调节利润,以利于高管激励方案的顺利实施,即把把2014年利润做低、股价做低,2015-2016年利润做高、股价做高,能获得更多利益?
我们来算算;首先,利润分配公式是这样的
如存续期满员工持股计划整体收益率大于 0,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人收益大于借款利息部分由持有人享有,不足部分由董事长承担。即员工持股计划整体收益率大于 0 的情况下,董事长保证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人自筹资金部分全额收回。
平安证券受托管理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通过二级市场购买等法律法规许可的方式所获标的股票的锁定期为 12 个月,股票数量为776.20 万股.涉及人员195人,
以当前价格算一股1元,就是776万元,平均每人分得4万元.,从现在的12涨到16的话,就是4元,每人16万元.现在物价这么高,16万也就是城市普通家庭1-2年的生活费用,真不多;所以未来公司的股价真要上涨,可能远远不止16元
这次公司一次性核销了2.54亿递延所得税资产,:“2.54亿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意味着未来5年的年均利润总额为2亿元以上。”一位投行人士指出,“在企业所得税法下,亏损额可以在未来5年的盈利中扣除后再交税,因此獐子岛未来5年应纳税所得至少为10亿元,年均抵税逾5000万元,年均净利润在1.5亿元以上。
五.
獐子岛大股东是长海县政府.是当地的支柱企业,一致有着政府大力支持
出事情后,獐子岛于2014年12月30日收到长海县财政局返回的深水底播受灾海域的海域使用金3500.19万元,本款项已计入“营业外收入”,具体会计处理及影响以会计师年度审计确认后的结果为准。公司第三季度报告中披露的2014年业绩预计区间为-86,000至-77,000万元,已包含本次政府援助的款项。
六.
冷水团这三个字,从2006年公司上市,到2011年的年报中,从没有提及过;这是2006年的内容:”养殖海域一旦发生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或发生赤潮、溢油等环保事故,则会影响到公司养殖产品的生存安全,给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012两年年报中”冷水团”三个字统计频率如下:
2012年报:5次
2013 年报:2次
资本市场这种做法俗称"洗大澡",獐子岛这个澡准备了2年多.
高管自己增持: 增持股份数量为1,791,000股。一方面是个对外的表示,是个交代,另外一方面,并没有说明对獐子岛未来的看好,因为不是自发自愿的,而且增持数量是承诺的下限 ,所以这帮高管是知道这个事情的底细的,且他们的信心不是那么强.
吴厚刚自己自愿承担1亿元损失,个人判断也是表态,毕竟不能因小失大.
上市时候,负债率就比较高,特别是长期负债,说明公司是缺钱的.
公司现在处于最烂的时期,未来一定会好转,在大盘平稳的情况下,中期看公司股价会有一定回升.
近期,公司高管签订军令状, 獐子岛集团总裁办公会签署2015年度责任状,郑重承诺2015利润恢复至灾前水平。 1月5日上午,獐子岛集团总裁办公会2015年度责任状签署仪式在獐子岛集团总部举行,吴厚刚董事长代表集团与10位总裁办公会成员逐一明确新年绩效目标,分解各业务单元与职能中心预算任务,共同为实现2015年营业收入稳定增长、利润恢复灾前水平而签下郑重承诺。
在<2.54亿藏奥秘 獐子岛暗示未来五年年均利润超2亿>文章中,也透漏了獐子岛未来的考虑.基本可以这样判断,2015年的年报,营业情况会回升到2013年水平.
在<<关于獐子岛有关分析讨论的汇总>>中,对獐子岛已经做了全面的分析,值得一读.
不过,虽然獐子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资源上有这无法复制的条件,但是这个公司的管理实在不怎么样,长期不应该做为价值投资对象.
先前激励期权没有成功过,主要是业绩上不去,管理层估计也是没啥招了,就想出这个变通的主意.,业绩路行不通,我就走走走底部抄底的路,公司层面操作,啥消息都有,老大给贷款,个人投资有保底,完全无风险,对那200人而言,真是一本万利.
古人云,一而鼓二而竭,这个行权已经搞了2把了,这次实际上变相的第三次,还不搞不好,还不能让兄弟们获利,管理层就无法服众,这次的200人全是中层,骨干,是干实际事情的,这个事情必须得成.
所以结论是:短线没戏(股权激励资金未入场),中线可以,长线价值投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