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的椅子》

导言:
一、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二、朋友家因为生了二胎而造成了老大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目前都是二胎热,也是很多妈妈关心的话题。
所以把这本关于二胎,关于成长的绘本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接受家庭的新成员对于原先处于中心地位的幼儿来说是一种威胁,但幼儿在成长中的发展潜力和自我调整能力是不能用平常人的眼光来估量的。而二胎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很深刻,却往往最容易被忽略,如何战胜手足间的嫉妒,达到成长的自觉,就是本书要体现的。
http://s10/mw690/005BHVMLgy716u9CqRX19&690
http://s12/mw690/005BHVMLgy716u9Ji8Xdb&690
彼得把手臂尽量往上伸,好了,高高的积木房子搭好了。
五六岁的孩子最喜欢搭建的就是房子,一是仍然处于空间敏感期,有探索空间的欲望,二是因为他们对“家”的概念有了完整和全新的认识,一个属于他们的房子下有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在那里生活,就是所谓的家。
http://s10/mw690/005BHVMLgy716uaDtvHc9&690
“啪啦!”房子倒了。
“嘘!”妈妈说,“以后你可得小声点玩,别忘了,我们家里有个小宝宝呢。”
“啪啦”和“嘘”形成了强烈的“动”与“静”的对比,在绘本当中,象声词的使用比比皆是,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无论中文还是英文,孩子最初阅读绘本对象声词都是感触颇深的。
你看彼得的积木,因为实在太高了,所以倒塌了,除了散架的积木外,看可怜的玩具熊,不知道是否有人能接住它?比他更惨的是小鳄鱼,还翻滚着在半空中,而彼得的忠实伙伴,小狗听到声音一下子冲了过来。。。可是会不会是因为狗跑了过来,才把积木房子弄倒了呢?也许每个孩子的看法都不一样吧!
http://s11/mw690/005BHVMLgy716ubBe1Y7a&690
管不了那么多了,因为是谁弄倒的积木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彼得此时的心情,可以说是一落千丈啊!正常情况下积木房子倒了,小孩子应该看哪里呢?肯定是积木啊!可是为什么小彼得却朝着后面看呢?
彼得往妹妹苏西的房间里瞧,妈妈正在摇篮旁边,忙东忙西的。“那是我的摇篮啊,”彼得心里想,“他们却把它漆成粉红色的。”
既然是小女孩的最爱,男孩会有抵触吗?颜色的更换代表了物品的所有权转移了!所有权转移代表爱被分走了。
小彼得从墙后面偷偷的看过来,可笑的是小狗也和彼得一个动作,仿佛就是他的小弟弟,跟屁虫,小彼得看见妈妈在摇篮边忙东忙西的,为啥这样说呢,照顾小婴儿一定是忙东忙西的吧!而妈妈忙东忙西的会不会就遗忘了我们的小彼得呢?所以在小彼得的心里,此时的爸爸妈妈变成了“他们”。他们,多么遥远的距离啊!
http://s1/mw690/005BHVMLgy716ud6mgo30&690
“嗨,彼得,”爸爸叫他,“要不要帮爸爸把妹妹的高脚椅漆一漆?”
“那当彼得转过身的时候,小狗也跟着转过来,一样的疑惑的表情啊!
看彼得爸爸说的话:“嗨,彼得”表明爸爸和彼得的关系是像朋友一样,多么的融洽。
“要不要帮爸爸。。。”询问的语气,你可以选择是或者不是,一切完全凭借自愿,如果我们换另外一种说法会怎么样呢?
“彼得,过来,一起油漆高脚椅!”
“彼得,过来帮我,给你妹妹油漆高脚椅!”仿佛这两种都是命令式的语气啊!原来说话的技巧这么重要。是我的高脚椅。”彼得小声的说。
http://s6/mw690/005BHVMLgy716udPDvfa5&690
彼得看到他的婴儿床,低声说:“我的小床,现在也变成粉红色了。”离婴儿床不远的地方,彼得的小椅子摆在那儿。“他们还没有油漆我的小椅子呢!”彼得大声叫了出来。
每个老大面对老二心中都曾有一丝丝的痛,但是他们何曾知道父母对他们曾经的爱比天还高,比海还深。。。
http://s1/mw690/005BHVMLgy716uevz44b0&690
他抓起小椅子,跑回自己的房间。
http://s7/mw690/005BHVMLgy716ufcVBsc6&690
“我们离家出走吧!威利。”彼得对小狗说。他用一个袋子装满了点心和小狗的饼干。
“我们还要带着我的蓝椅子、玩具鳄鱼和我小时候的照片一块儿走。威利也咬起了它的骨头。
http://s13/mw690/005BHVMLgy716ufVUok2c&690
他们走到外头,站在房子前面。彼得说:“这个地方不错。“他把带出来的东西放好了,就决定坐在他的小椅子上休息一会儿。走到外头?仅仅是外头?站在房子前面?仅仅是站在房子前面?哦,原来小彼得和子桐的想法是完全一样的,只能去家附近的地方,这就是孩子口中的离家出走!而且他们觉得这个地方不错?离家近不错,可以随时回家!妈妈可以随时看见自己,不会迷失!反正已经出来了,就可以说是离家出走了吧!
http://s13/mw690/005BHVMLgy716uic7JW3c&690
但是,他做不进去了。他太大了!
彼得突然意识到,他要抛却曾经,因为他已经有了更多可以做的事情,譬如照顾妹妹,保护妹妹。【长大一定是喜悦大于失落。】
http://s7/mw690/005BHVMLgy716ujLwA636&690
妈妈走到窗口,叫彼得:“小彼得,今天午餐有很特别的菜,你要不要回来,跟我们一块吃?”彼得和威利都假装没听见。不过,彼得倒有个好主意。
这里妈妈也用了“要不要”,和爸爸是一样的询问商量的口气,还是给小彼得自主选择权,尊重孩子的选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让我们再来换一种说法试试啊:
“彼得,快回来,哪去了,吃不吃饭了?”
“彼得,吃饭的时间到了,快给我回来!”
看,说话的主体都是我为主,命令大于询问,一定会让孩子很不舒服吧。假装没听见?应该是在思考该如何缓解自己离家出走造成的尴尬吧!
http://s14/mw690/005BHVMLgy716ukFJnv9d&690
一会儿,妈妈就发现彼得回来了。她高兴地说:“那个小顽皮鬼一定是躲在窗帘后面。”
妈妈掀开绘本精读《彼得的椅子》窗帘,可是彼得不在那儿。“我在这儿呢!”彼得大叫。
【有爱的家才有这么智慧的宝贝!】
http://s16/mw690/005BHVMLgy716umfOITcf&690
彼得坐在大人的椅子上,爸爸坐在他的旁边。
“爸爸,”彼得说,“我们来把小椅子漆成粉红色的,给苏西坐吧。”
原来长大就在一瞬间,当彼得经历了内心的痛苦挣扎之后,突然变得懂事起来,突然意识到了自己作为哥哥的责任与自豪,这是多么可贵的成长经历啊!
http://s7/mw690/005BHVMLgy716un3FH0a6&690
于是他们就一起动手油漆小椅子了。
哈哈,爸爸拿大刷子,彼得拿小刷子,一起动手油漆小椅子,宝贝苏西,有两个男人为你做这样的事情,你这个小公主真是太幸福了!
看爸爸的动作是蹲下的,当他面对孩子彼得的时候完全放低了自己的姿态,蹲下来和彼得一起,才叫真的一起,生活当中,有多少时候我们面对孩子是居高临下而自己却浑然不觉。咦?威利啊,你蘸满了粉红色的颜料这是要到哪里去啊?各位妈妈们,你们觉得呢?
供稿:
责任编辑: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