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汇川技术调研纪要--榕树投资 杜志君

(2016-07-11 09:44:14)

总结:
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在现有业务平稳发展下会比较稳健,在20-30%增长区间。
未来公司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主要是靠两方面的突破:
    1.乘用车上动力总成系统的突破。
    2.机器人技术和应用上的突破。
总体上公司是一个质地比较好的技术型公司,不断在技术上进行积累和进步的企业,但工业企业发展并没有那么的快,需要时间一步一步地按计划实现目标。 可以继续观察和跟踪上面提到的两点,如果有突破公司将进入新的阶段。

 

纪要:
公司今年目标: 收入20-30%增长,偏30%,净利润10-30%,偏25%, 往10亿净利努力。 上半年各个产品线都超预期,但下半年没那么高。

 

新能源领域:大力拓展物流车市场。
        预计全年9.5-10亿,增长30-50%。  新能源板块收入90% 来自宇通,主要是新能源大巴和物流车。 物流车的产品毛利和大巴差不多。  充电桩进入了供应商体系,1亿收入。 还没有真正上量。 

 

发展线路规划:将推出新一代乘用车电机控制器产品。 目前该领域动力总成一体化产品(电控电机电源)只有德国联电有,但是本地化不强;国内的厂家产品分散,没有一体化的动力总成。 现阶段还不顺很关注产品的竞争力, 都在看是否能做出来。 

 

  通过技术的验证公司对自己技术能力进入这个领域很有信心,已经有了线路规划和 大量研发的投入。 今年有800多研发人员,增长了150人,其中200人投入到乘用车领域的研发,未来这块投入将达到大几百人。上半年的研发费用增加会比较多。 这块业务是今年公司变化最大的业务,但是这块今年的业绩还体现不出来。  公司目前虽然有商用车的产品,但是进入乘用车厂商供应链并没有那么容易, 车厂对乘用车产品的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上都要求严格, 商用车要求并没有那么高。 

  后续要做电机、电源和电控一体化的产品提供给整车厂,虽然目前只有电控产品,但电机技术上在伺服电机等上有电机技术的积累,未来电机和电源将采取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方式,采取采购集成的方式不利于一体化产品的融合。 选择合作的电机和电源公司偏向于中小型的公司。

 

智能装备&机器人领域: 公司目标是突破小范围轨迹控制和多领域的应用,提高PLC应用能力。
   公司的机器人业务主要用在3C等小件的消费电子等生产领域。  通过集成商来进入具体行业应用,公司提供具体技术以及核心部件的产品。 公司目前的伺服在高速定位上没有问题,但是在轨迹控制上还需要突破,它能用在很多领域:如金属加工中的机床、铣床里面的轨迹跟踪等。技术突破会有很大应用增量。 

     
   子行业中,伺服技术比变频要晚几年,目前技术水平还没达到当年变频普及的水平,因此还没到普及的程度。  变频目前已经很成熟,所以该领域就有价格压力。  PLC产的利润比较好是因为控制这块领域不是标准产品,要针对各个应用来专门设计,因此能够一直支撑那么多厂家比较高的利润 。       公司目前在行业占有率只有5%,还有比较大空间。 后面公司的PLC M600+伺服 整套方案能搭配好的话比单独卖核心部件有更大的空间, 目前的配合还不顺。   


   伺服产品和松下的技术价格差不多,但本地化服务更好,主要是替代他们的市场, 公司目标是赶上台达和安川,目前和欧美企业技术上有差距。  和日本企业的差距在于产品易用性设计, 根本原因是研发人员对应用的理解上,他们能够一通上电就能够达到和发挥性能的80-90%,但国内的要差些。 日本企业这块能力很强,他们在软件上有各种补偿和调整来配合。


   通用伺服:新的增长空间,使用的液压机行业转电压机的需求。 
   轨道交通业务:力争在苏州以外的城市中标项目,扩大品牌和影响力。
  公司收购取得江苏经纬50%股权,获行业准入资质,并先后中标苏州地铁2号线及延伸线、4号线、3号线,以及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2号线等项目。  标的公司的技术是斯柯达的技术,属于二流的技术,赶不上南车时代电器的。 公司通过收购先拿到资质,后面稳定和固化其技术后,再通过消化吸收,降成本后开发出新系列产品。  收购该公司的时候产品已经运行了2-3年,通过收购拿到了准入门票,采购招标对资质要求严格,对比英威腾等国内的自研发厂商,没有应用过就没有资质,在招标中就很难拿到单,形成恶性循环。目前轨交的市占率:  南车时代电气:50-60%, 公司的占2-3%。 

 

  电梯业务:
  大客户议价能力强,总体毛利会降,这块营收增长会比利润增长快。  电梯这块业务的未来增量:  中国的电梯保有量400-500万台, 有10-20% 90年代产品,快到寿命极限有更换需求, 具有电梯物联网新增特性的产品将挤掉没有这些特性的产品。  

 

 关于外延收购:
  产业基金并购的方向主要在 控制领域和机械类领域, 扩充公司的产品线和技术能力。 偏向与收购比较小型的公司,1亿一下的技术型公司。 管理上比较简单,这些公司都是技术型公司,没什么产品生产线。


免责申明:

  本报告由深圳榕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榕树投资”)编制并只作私人一般阅览。未经榕树投资批准,不得复印、节录,也不得以任何方式引用、转载或传送本报告之任何内容。本报告所载的内容、资料、数据、工具及材料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或认购证券的邀请或要约或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阁下不应依赖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作出任何投资决定。本报告的内容并未有考虑到个别的投资者的投资取向、财务情况或任何特别需要。阁下应根据本身的投资目标、风险评估、财务及税务状况等因素作出本身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所载资料来自榕树投资认为可靠的来源,但不能保证其准确、正确或完整,榕树投资或其关联人士不会对因使用/参考本报告的任何内容或资料而引致的任何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榕树投资或其关联人士可能会因应不同的假设或因素发出其它与本报告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或评论或投资决策。本报告所载内容如有任何更改,榕树投资不作另行通知。榕树投资或其关联人士可能会持有本报告内所提及到的证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