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药补不如食补

标签:
养生饮食药补食补健康 |
分类: 饮食保健 |
http://s4/mw690/005BvlF0gy6II59N1DR13&690
现在有不少人还认为,要想强身健体,就必需经常服用补药,并以为补药才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之品。吃补药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祛病延年,甚至其他健身疗法。
其实,这些认识是不够全面的,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金元时代名医张从正就指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决定于有没有疾病,而体质的强弱主要在于体育锻炼如何。一位身体健康的人,本来体质不虚且营养旺盛,再若服补药,不但失去了“补”的意义,而且这些药物还有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进而破坏人体的生理平衡,导致诸多疾病的产生。正确的方法是,如果是因疾病而妨碍健康的,可以药物治疗为主,饮食营养为辅;无病但因营养不足而体弱的则以“食补”加强营养为主,适当的体育锻炼为辅。每个人如果饮食正常、营养充足,一般是不需要吃补药的。
历代医家也认为“药物多用于攻病,食物多重于调补”。因为食物不但含有多种营养素,为人体所必需,而且,每一种食物对于防病和治病同都有各自的功能。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许多食物本身就是中药材。食物和中药并无绝对的分界,这就是“药食同源”的理论根源。不论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还是鸡鸭鱼肉,都能作药用。每一种食物,都同中药一样,都具有酸、辛、苦、甘、咸五味及寒、凉、温、热、平五性,因此,食物同时也可认为是药物。而专用的药物则是具有某种轻重不同的毒性和弊害,而食物多是无毒的。由此可见,需要进“补”的人,还是以“食补”为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选择适当的食物就可以发挥其“补虚”的作用,而有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