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红宝石肉眼鉴定方法

标签:
娱乐时评文化 |
由于天然红宝石产量少,合成红宝石得以鱼目混珠,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因此,掌握初步的鉴定知识很有必要。
一、物理化学性质
红宝石的化学组成主要为Al2O3,含有少量(0.5%~3.0%)的Cr2O3。属于三方晶系,晶体呈六边形桶状或柱状,晶面上可见到斜交的双晶纹。颜色为鲜红色、玫瑰红色、粉红色。由于含铬,在强光下能发出红色荧光,显得格外艳丽。玻璃至半金刚光泽。硬度9,密度3.9~4.1g/cm3。折射率1.762~1.770,双折射率为0.008,具红-橙二色性。发育平直的裂理面。常含有包裹体,因产地和成因不同而有所差异。
http://www.myray1972.com/images/upload/Image/2008111710625395.jpg
二、肉眼鉴定特征
市场上流通的红宝石有:天然红宝石、优化处理的天然红宝石、合成红宝石、与红宝石相似的红色天然宝石以及仿制品。由于合成红宝石、优化处理的天然红宝石的物理化学特征与天然红宝石类似,用常规仪器难以准确区别它们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肉眼鉴定主要根据三个方面:颜色在宝石中的展布特征;宝石内部包裹体的特征;宝石表面可能见到的裂理和感生面。
天然红宝石根据成因和产出特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产于气成-热液接触变质带大理岩中,以缅甸红宝石为代表;第二类产于玄武岩中,以泰国红宝石为代表;第三类产于变质斜长岩中,以印度红宝石为代表。其中,以第一类质量最好、价值最大。
1、缅甸产红宝石
缅甸是世界上优质红宝石的主要产地,产于大理岩中。主要有透明红宝石和半透明的星光红宝石两个品种。
1)星光红宝石。
多呈暗红色或暗粉红色,半透明-微透明,具六射星光。宝石中清晰可见三组成60º、120º交角的丝绢状包裹体、或深浅不同的色带以及双晶纹。六射星光的中心,有一个向外扩散的亮点,每条星线由中心向边部延伸逐渐变细。
同类成因的红宝石,还产于斯里南卡、巴基斯坦、阿富汗、越南北部及我国的云南。主要区别在于:斯里南卡产的红宝石颜色淡、金红石包裹体柱体细长;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产的红宝石颜色红艳、粒度较小、缺陷较多;越南北部产的红宝石多为粉红色、粒度大、透明度较差、三组裂理发育;而我国云南产的红宝石颗粒大、颜色红艳、透明度较差。
2)透明红宝石。
缅甸产透明的红宝石为鲜红色、玫瑰红色,鲜艳、柔和而明亮。宝石透明但不清澈,用10倍放大镜观察,可见一些白色的丝绢状包裹体和反光的裂隙面,主要依据颜色和包裹体来识别:
颜色:多呈鲜红色(鸽血红色)、玫瑰红色,颜色浓艳明亮但不均匀。如果将红宝石放进装有清水的白色瓷皿中,可见到不均匀的红色斑块或条带。具有荧光性,在强光下颜色更加明亮鲜艳;如果在暗处用聚光手电照射,显得象烧红的铁块一样通体红亮而看不清亭部的小刻面和交棱。
包裹体:缅甸产透明红宝石的包裹体较多,是重要的鉴别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丝绢状金红石包裹体
指纹状包裹体
煎蛋状固态包裹体
愈合裂隙面
通常上述类型的包裹体不可能在一个颗粒中全部见到,但都应该见到丝绢状金红石包裹体,并可以作为缅甸红宝石的重要鉴定依据。
2、泰国产红宝石。
泰国产于玄武岩中的红宝石,由于含有微量铁质,所以,红宝石的颜色偏暗,多呈暗红色。主要鉴定特征包括:
颜色:颜色比较均匀,但不明亮,伴有褐色或紫色色调。有时可见交角为60º、120º的色带。
包裹体:宝石透明,内部比较清晰,见不到丝绢状金红石包裹体,偶尔可见煎蛋状固态包裹体、指纹状气-液包裹体以及由于双晶纹的反射差异形成的平行色带。
3、印度产红宝石。
印度产于变质斜长岩中的红宝石,多呈玫瑰红色,粒度较大,透明度差,交角为60º、120º的双晶纹发育,四组阶梯状反光的裂理面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