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希庆的博客
黄希庆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184
  • 关注人气: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诗之标准

(2024-06-20 08:43:53)
标签:

教育

时评

时尚

文化

育儿

好诗之标准

 

好诗之标准

好的诗歌标准应该包括:格律严谨,语言清通,形象典型,章法严密,境界高尚,风格鲜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标准之一:格律严谨。格律,是学格律诗的第一道门槛,其实它还只是形式上的游戏规则而已,还谈不到艺术层面上来。打个比方,就像下象棋,马走日、象飞田、炮打隔山、车杀一线,这好比象棋的格式。

格律是引导我们进入古典诗词氛围的一个向导,是古人把汉语音节的音乐美发展到极致所形成的规律。经过千百年的研究,古人认为汉字音节这样排列是最美的,它对音乐美的调动是最充分的。

标准之二:语言清通。诗对语言的第一个要求,是把诗的语言写的通顺,叫读者一看就明白,引导读者顺利的进入你的审美思维。前面说,格律还未进入艺术领域,语言已经进入艺术领域了。语言既是技术,又是艺术。

对语言的要求很多,语言清通是第一位的,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不要以为说话说的很清楚,就能写的很清楚了,那是有差距的。我们说话时可以重复,听不懂时可以当面问。而读者和作者的交流主要是通过文字,他不能当面问你,你也不能立刻解释,所以对语言清通的要求就更高,超出我们现实生活中语言交流的本身。

通过文字,读者看不到你的手势、表情。你必须在一句诗中几个字就把你的思想感情、要说的事,完整的传达出来,不能叫读者误解、走岔路。有些作者写的诗,他自己很清楚,但读者不清楚。不要以为你说的话挺明白,写的诗就不会有问题,语言问题一定要当回事。

另外诗中的双关语歧义是两回事。歧义是读者理解不出作者的原意,却理解成了另外的意思,走到岔路上去了。歧义不是作者的本意,但是写出来后,读者却理解成这个意思。而双关的两层意思都是作者想说的,表面一层意思,通过某种关联,背后还有一层意思,这叫双关。这两层含义都是正确的,都是作者要表达的,但是作者重点表达的是那个背后的一层。

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那个字,就双关了。它既是天气阴晴之,又是爱情之。这是作者的本意,是作者有意的艺术创作,不是歧义。

诗的语言要清通,就是不能让读者的理解产生歧义。不能让读者走岔路,把你的意思理解错了,不要让读者走迷宫,转来转去不知你在说什么。

标准之三:形象典型。诗的艺术创作主要靠形象思维抒发感情,这是诗词的审美特征,本质特征,它是以形象思维(艺术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我们把凝注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形象称为意象。诗词里的形象,严格说来,都应称为意象。用形象表达自己的感情是诗词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唐朝诗人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写诗的诀窍。那就是一定要用形象来传达自己的感情。你看他写一个新媳妇问丈夫画眉深浅合适不合适,时髦不时髦,但我们看诗的题目是近试上张水部,是给考试官张籍写的,跟这个新媳妇毫无关系。他是想请考官张籍指点一下,自己的文章有何得失,有何缺陷,是问自己的文章入时无。朱庆余是来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字不提文章,而是通过一个新嫁娘的形象来传达自己的真实感情。这才是作诗的正道。

这对我们诗友来说是一个启示。我们在写诗时可以参考一下这首诗,想到应该通过形象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要直言其事,不要贴标签,要把自己的感情灌输到所创造的形象里面去。这是诗词艺术创作的特征,也是我们终身所要追求的。

标准之四:章法严密。诗要有布局,要有结构,要有开头结尾,起承转合,过渡照应。这跟作文一样,要安排好它的结构。因为诗比较短小,起承转合挺紧凑,挺叫劲。要通篇考虑,要有一个展开逻辑。一般来说,是按照一定逻辑展开,或者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或按照空间目力所及。

标准之五:境界高尚。境界是诗的最高层面——精神层面,它是从诗词的语言、形象、章法诸方面所提炼出来的精神成果,是诗词所反映、所达到的精神高度。我们一般可以把诗词分为三个层面,基础(技术)层面、创作(艺术)层面、精神(哲学)层面。上面谈到的四个标准,格律属于基础层面,语言贯穿于三个层面,形象、章法属于艺术层面。

标准之六:风格鲜明。不过,这是指成熟的诗人。今天所讲主要是针对初学写诗的诗友,包括我在内,大部分人还没达到成熟阶段。所以我愿与在座诗友一道,多读多练,精益求精,逐步提高,逐步进入成熟阶段,形成自己诗词创作的独特风格。风格也是判断诗的一个标准,它是诗人艺术成熟的标志。

标准之七:内在价值与外在形式。写诗要追随自己的内心、用自己真实的感觉去写,那份真实的情感才会动人心弦。这样是诗才会有灵魂,才会百读不厌而历久弥香。

内在价值:好诗需要具备内在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怀和思想内涵,对人们的道德、情感、哲理等方面产生正面的影响。

外在形式:好诗需要形式感强、结构合理、语言流畅。这些元素包括韵脚、格律、音韵、节奏、语言符号等,以构建优美的诗歌体系,达到艺术表现的理想状态。熔铸古典与现代,消融东方与西方,真正做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于诗中意象、句式、韵律、平仄和色彩等方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诸多创新,使得作品更加的注重于,现实性之人性特征。

标准之八:诗的共鸣力:共鸣才是好诗的核心。诗歌相对来说短小精湛,感情的表达更加凝练,却又言有尽而意无穷。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读书人群层次的变化,古诗能够引起志同道合的共鸣,大都是描写景色、劳动人民、友情、亲情、离别、团圆、期许的诗歌。例如这种四个侧重于一种相对感情的表达,受自身处境、思想影响较小,受相对体的影响较大。 从景色的描写来说,人们对景色的喜爱,虽然较大程度上取决于诗人的描写,可是对景色的感情却很难受诗人情感变化的影响。例如杨万里描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

概括地说,如何写好诗,大体上是这么八个标准,互相渗透、互相贯穿、互为依存的条件。诗无达诂,没有标准答案,说是标准,也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实际上只是一个思路的参考而已;可以增加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七绝夏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