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论“知行合一”

(2024-06-18 09:59:07)
标签:

教育

时评

时尚

文化

育儿

浅论“知行合一”

浅论“知行合一”

作者/黄希庆

不虑而行谓之知。有些事,只有当你自己不知道自己知道,本能的条件反射形成的行为动作,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不用思索就去做些事,才是真知道。把知道变成本能反应叫良知。

知行合一,也是身心合一,神魂合一,天人合一。贵在于一的状态。不虑而知,是指人在没有思考、没有考虑的情况下,直接通过感觉、直觉等方式获取知识和认知。有虑而知,是指人通过思考、推理、分析等方式获取知识和认知。这种认知方式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可以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不虑而行就是忘我,这是知的最高境界,它流淌在血液里,镶嵌在骨髓里。在无我的状态中悟出灵感,做事会创造奇迹。庄子说:人生需要忘记一些东西,而忘我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知行合一,是说,既是你的知,也是你的行。实际上,世界上没有单一的原因,也没有真正的结果。比如,苹果从高处落在地上,它是结果吗?有人马上拿起它来,打向另一个人,这个苹果落地就是后来事情的原因。太阳系生出来了地球,地球还变化,直到消亡,但仍然不是结果。世间万物并非人为,而是本来就是那样,只是我们个体不知道而已,明白了这一点极为重要,这才是真正的因果关系!

很多话很多道理,有人一说,你就说我知道, 但为什么你总是做不到,总是在纠结,在抱怨;那是因为,你的知道只是听人说过,只是一种说教,而不是你发自内心的体悟,不是你自己的东西。 真正的知道,和真正的美与才华一样,他自己是不知道的,因为已经深深融入他的生命,一切都只是他不必刻意的自然。

因与果同时发生,知道和做到不可分割,觉察即改变,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结果在前,觉察在后,结果在前世前生前就定下了,觉察在结果后不断地觉察。先有果后有因,先有果后有知道。先有世界后有人类。

本能潜意识的、天然所形成的技巧和能量,你学可能是学不来的,而是他本身就具备这样的天然本质,即天分。有人不相信天分,认为努力就可以达到,那么好了,姚明能做的,你能做到吗?李小龙能做的,你能做到吗?他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当世界上出现了这样无法替代的人或技巧能量。这种本能就是一种天人合一、天成之作。

知道的最高境界,是不知道自己知道。一旦你认为自己知道了,说明你其实还没有知道。只有当你不知道自己知道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知道。所以,凡是一个人说自己知道、但做不到的时候,他一定是还没有知道。因为真正知道的人,都认为自己是不知道的。这就是一种混沌的状态。混沌和无极,才是事物的最高境界。再比如,真正人间清醒的人,表现出来的状态一定是糊涂的。而那些声称自己已经清醒的人,说明还没有清醒。

人们把自己看得透的“现象”,叫做“规律”。把自己看不透的“现象”,叫做“命运”。只有你的行为成为“本能”,才是“知行合一”。习得,或者是刻意训练。而这样所内化的“经验”估计是只适合你的独特性。反之亦然。“他山之玉,是否可以攻石?”因此能“信手拈来”的人,大概率是“高人”。《道德经》: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行合一,是一句哲学理论。知是心知,而不是眼知(看到)、耳知(听到)。但我简单的认为:一个人所知道的知识和他们行为应该是一致的。我是深深感受到烦恼与菩提同时在,是一体的,而不是分开的,不是独立,不是转化而来,而且同时都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纳。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柔弱胜刚强。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世界的深层逻辑,是结果决定着原因。所以,唐僧给徒弟取名,悟空、悟能、悟净!通过悟、已得真经。

2024-06-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