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人生视角突破思维定势

标签:
教育旅游时评文化育儿 |
转换人生视角
突破思维定势
人生如海,沉浮无常,有高光瞬间,也有低谷时刻。我们每个人都处在潮起潮落之中,无一例外。还是在20年前,读过路遥的《人生》。那时,年轻的我只觉得鄙视高加林的背信弃义,为了自己的前途,抛弃那么爱他的姑娘,怎么说都是没良心。现在,步八老年的我,再读《人生》,则无意指责这个人,更多的是看到了人生的真实与真相。
小说以有志青年高加林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讲述了高加林回到农村,又离开农村,最后重回农村,这样起起落落的人生变化过程。
在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中,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凡事不好意思,你的人生就会差点意思。不要脸皮太薄,什么事都不好意思去争取,厚脸皮的人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
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柳青在《创业史》中曾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高加林在青年时代,就面临了几次重要的人生选择。
进城做了记者后,他抛弃大字不识一个的刘巧珍,选择能给他带来更大前途的黄亚萍,无疑是最有争议的一次选择。有人认为,洽洽就是这个选择,毁了他之前所做出的种种努力。
他选择了黄亚萍,因此引得亚萍男友克南的妈妈怀恨在心,最后举报他,使他失去城里的工作,不得不重回农村。这次选择让他得到了短暂的快乐,也让他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人总是贪心的,既要又要,什么都想占一点,殊不知,每个选择的背后,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人生就是由这样的选择累积而成,不同的选择便决定了不同的人生。
如果他没有选择黄亚萍,作为记者的他,可能也不会甘心和只知家长里短的农村姑娘巧珍走下去。即便最后真的和巧珍结了婚,追求精神共鸣又不甘于现状的他,大概率也会在琐碎的生活中日久生厌,心生苦闷与遗憾。
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选择,无论我们在岔路口做出怎样的选择,最后可能都会有不同的遗憾。选择如何面对各种处境,其实就是选择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每一次选择负责,才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该有的人生原则。
人生没有捷径,只有努力。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高加林进城当了记者后,干劲十足。本就才华横溢的他,还肯于吃苦,勇于奉献,勤于学习,非常努力。
他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在重大活动中带着相机拍照,在县篮球场上的比赛中担任主力,俨然成了县城里万众瞩目的明星。
耀眼的他也吸引到了曾经的同学黄亚萍。家境优渥的黄亚萍,不顾现男友克南的感受,大胆向加林表白,并坦言可以让父亲通过关系,让他到《新华日报》或省电台去当记者。
一直期待去大城市有更大发展空间的他,显然为此心动了。可他没有意识到的是,眼前看似有一条捷径,其实暗藏着看不见的陷阱。梦想的实现,从来就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能抵达自己的人生目标。
人生没有坦途,只有坎坷。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知道的唯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面迅速踏过。”人生路上,没有一条平坦的路,总会有巅峰与低谷。20多岁的高加林,便已经历了数次生命中的起起伏伏。
当初,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高加林,回农村当了民办教师。三年后,这个职位却被村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个体面工作,就这样成了一场空。倍感失落的高加林,很快便从消沉的情绪中振作起来,接受现实,积极地投身于劳动中。
后来,加林的叔父调回本县做了劳动局局长。下属副局长马占胜为讨好他,安排加林到县里当了通讯干事,刚好展示他的才华,这让他热血沸腾,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望。谁料,和亚萍在一起后,被克南妈妈的一封举报信,再一次改变了命运。
再次成为农民的他,自知配不上城里的黄亚萍,主动分了手。曾经那么爱他如生命的姑娘巧珍,也已经嫁作他人妇。失业回村后,迎接他的是村里孩子谴责的歌谣。曾经的一切好像浮华一梦。虽然小说没有说明加林后来的道路如何,但我相信,年仅24岁满腹才华与抱负的高加林,不会甘心这样的终点。
人这一生,总要经历几个弯弯绕绕,一次又一次重新出发,不可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起起伏伏,才是人生的常态。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得意时不妄自尊大,失意时不妄自菲薄。
人生没有回头路,只有向前看。莫泊桑在《一生》中曾说,“人生从来不像意想中那么好,也不像意想中那么坏。”
加林的教师职位被顶替成了农民后,同村的姑娘巧珍向他表白了心意。巧珍的温柔体贴,给失落的加林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她不顾村里的流言蜚语,大胆与加林公开谈起了恋爱。
加林进城做记者后,遇见了能给他更大发展空间的黄亚萍,在前途和巧珍之间,他选择了和巧珍分手。被抛弃的巧珍,异常悲痛,常常吃不下饭 ,睡不着觉,自己躲在被窝里偷偷哭,甚至想到过死。但没过几天,她便又开始了土地上的辛劳。
她没有自寻短见,也没有精神失常,她留恋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她也意识到,应该接受现实,老老实实按自己的条件来生活。恰巧这时,对巧珍一往情深的马栓又来上门提亲,他的豁达、坚持与真情最终打动了巧珍。巧珍选择好好活着,与马栓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正如巧珍的妹妹巧玲安慰姐姐所说的那样:“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方面不满意,就灰心。”坚韧地活,勇敢地爱,向前看,终会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主人公高加林一路走来,几经波折,不断与命运抗争,最后却两手空空。他的命运,有时代的痕迹,也有他自己的原因,但这就是人生的真相,真实而又残酷。尽管如此,在人生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我们依然需要勇敢前行,一次又一次重新出发,无论前方是荆棘,还是蔷薇,都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人生充满未知,学会转弯最重要。高加林的一生,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个悲剧:教书时被顶替,只能回村从事最繁重的体力劳动;而后在县领导马占胜的一手包办下,成了县委干部,就在他以为生活终于走向正轨、理想即将得以实现时,又被张克南母亲举报,重回农村。
每个转折点的发生,他都不知情,但却被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人生轨迹。不懂得接受和转弯的高加林,很长一段时间都生活在悲愤情绪中。巧珍则不然。面对喜欢的人和事,她会竭尽全力争取,可一旦发现事情无可挽回,她也会放下执拗,及时转弯。
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有一些不可控时刻。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曲折是人生的常态,一帆风顺才是意外。虽然紧要关头的选择,会影响之后的一段生活,但很少会有人因为走错一步路,就输掉整个人生。
在有限的生命里,尽情探索,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无论最终收获的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经验,都会成为你人生的专属乐章。未来,愿我们都能把握好当下,努力生活,书写自己的灿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