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见面是惦记克制不住叫真爱

标签:
教育旅游情感文化娱乐 |
总想见面是惦记
克制不住叫真爱
“民国才女”林徽因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爱的本质,她说:“克制不住的才是爱”,揭露了无数人都爱撒的一个“谎”。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更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在民国那个神仙打架的年代,女子当中不乏有才者,然而,若论民国哪位女子最引人侧目,非林徽因不可,有句话说:漂亮的不如林徽因有才,而有才华的没有她漂亮。
林徽因的诗文,更是让人仿佛置身她的沙龙,倾听她的诉说,那优美灵澈的文字,透露出优雅高贵的气质,散发出摄人心魄的魅力,在她所书写的文字中,蕴含着的都是林徽因所受过的教育,所经历过的冷暖,所感悟过的生活。
回顾林徽因的一生,有着太多的感悟,比如对于“爱”,林徽因在其著作《你是人间四月天》中曾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爱的本质,揭露了无数人都爱撒的一个“谎”: “克制不住的才是爱,真正的爱从来都是不正常的,如果一个人,时刻对你保持清醒、克制,那不是爱。
爱是不清醒的,是克制不住,是失魂落魄,是胡思乱想,是惦记,是心疼,是想见面。爱的本质就是付出、占有欲、敏感和不清醒。它的附属就是粘人、吃醋、多疑和莫名其妙,爱从来不会让人理智。”深以为然。
爱就像一种激情的火焰,它能燃烧着人内心深处的欲望,尤其是当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根本无法停止对她的思念,甚至为了她失去理智。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物质和利益所迷惑,追逐着表面上的幸福和快乐,而忽略了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和渴望。这种追求表面幸福的方式,往往会导致人们失去自我,迷失方向,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真正的爱情,从动心到暖心,再至倾心一人;深刻的感受,从爱恋到依恋,直至眷恋一世。若懂,无需千言万语,若不懂,万语千言道不尽。
林徽因还在《你是人间四月天》中提醒世人:“人的一生会遭遇无数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过便忘了的风景,有些人,则在你的心里生根抽芽,那些无法诠释的感觉,都是没来由的缘分,缘深缘浅,早有分晓,之后任你我如何修行,也无法更改初时的模样。”
就好比林徽因清晰地认识到,徐志摩对她的爱,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不是真正的她。因此,她坚定地认为“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离开了。
林徽因在《你是人间四月天》中还说:“一程山水,一个路人,一段故事,离去之时,谁也不必给谁交代,既是注定要分开,那么天涯的你我,各自安好,是否晴天,已不重要。”
林徽因的一生是幸福的,徐志摩爱了她一生,梁思成相伴了她一生,金岳霖等了她一辈子......
四月是一个桃花盛开,万物生机迸发的季节,林徽因带着她的诗意、才情,带着一切美好葬在了这一天,只给世人留下无尽的思念和她生前的文学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是那个时代的女性代表人物,她身上既有建筑师的科学理性,又兼具诗人的浪漫感性。她的天赋才情感染了无数人,许多人羡慕她敢爱敢恨的性格,比如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本书中,她可以大胆地和丈夫说自己爱上了两个人,坦诚相待,毫不避讳,这就是林徽因。
相反,只有那些不能克制自己,对另一半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不受理智控制的人,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的情感,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会受到理智的控制,不会轻易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是,当爱情出现时,人们往往会失去理智,陷入疯狂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爱情是不正常的原因。
我认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失去理智,不受控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情况并不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对你好,时刻保持清醒克制,那都不是爱,爱是不清醒的,是克制不住的,是失魂落魄的,是心疼,是惦记,是想见面。
所谓的“克制不住”并不是指完全没有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而是指在表达情感时过于强烈,以至于超出了理智的控制范围。这种过度的表达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一种强迫性的行为。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克制自己、不表达情感的人都是错的。他们可能只是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对另一半产生真正的爱意。
然而,在爱情中,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如果一个人总是克制自己,对另一半没有感情,但却又不能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这种关系就很难长久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