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他人合贫贱亲友离

标签:
文化时评情感教育娱乐 |
富贵他人合
贫贱亲友离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5000年的历史,先人们也留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都是我们先人,一代一代用实践积累下来的经验。再通过简单易懂又便于记忆的几字俗语。
而往往这些简单的几个字眼里,却包含着很多的人生大哲理。这些俗语也包含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关于人们因贫富变化,而产生的世态和人心冷暖的古训。比如“富贵他人合
指旧时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以金钱多少和地位高低为转移。《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你说贾似道起自寒微,有甚宾客?有句古诗说得好,道是:‘贫贱亲戚离,富贵他人合。’贾似道做了国戚,朝廷恩宠日隆,那一个不趋奉他?”
这个话题绝不新鲜,从古至今,人们对待亲戚,都是珍惜又头痛。古训中由两句话,正说穿了亲戚断交的真相。第一句是说清了雷区,“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
“富贵无亲问三门,贫穷亲戚不往来。”这句俗语的意思也就是说穷亲戚与富亲戚之间的关系。“富贵无亲问三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当你富贵发达的时候,别人哪怕跟你没有任何关系、更别说是亲戚了,这样别人也会来跟你攀亲戚、攀关系。对你又是嘘寒、又是问暖的跟自己的亲人一样。
而“贫穷亲戚不往来”这句话也就是说,如果你家太穷了,家里的富亲戚是不会把你放在眼里,而且也会打心眼里看不起穷亲戚。有首叫“十三不亲”的歌,里面就有一句:穷也不向富来奔、富了也不登穷家门。
这一句俗语可以说把亲戚间的关系密切诠释的刻骨铭心,也同样说明了这个世态的炎凉。
“富贵众人合、贫贱亲友离。”是说一个人在有钱有势时,什么人都愿意上来凑凑热闹,相反,一个贫贱的人,亲戚都嫌弃。无非就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道理,这也告诫大家,亲戚之间,千万不要以经济条件作为关系的基础,你觉得这个亲戚的人脉可能用得着,就多结交,那个亲戚地处偏远,就冷淡它。
而“贫贱亲友离”这句话并不单单说是穷亲戚,富亲戚也不会登你家的门,而且遇见穷亲戚生怕会惹麻烦缠身。或者说的,自己哪天突然变得很贫穷了,那之前的亲戚同样个个都会远离你。更有些还会落井下石打击你。
以这样的方式“看人下菜碟”,只会迎来同样的反噬,谁又能保证自己永远春风得意呢?同样,如果他人这么待我们,也自然不必难过,是对方格局不够,放开这段关系,断交就好。第二句则说穿了维护关系必备的要素:“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这句谚语的出处很有趣,例如《西游记》四十回中,唐僧师徒遇上了红孩儿,孙悟空想起自己和牛魔王曾经有点沾亲带故,结成了七兄弟,算起来牛魔王还是他老孙的大哥,那红孩儿不就是他侄儿了吗?借着这一重关系,悟空想去说道说道。
这时,沙和尚说了一段话,很懂人情世故,他说:“哥啊,常言道: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你与他相别五六百年,又不曾 往还杯酒,又没有个 节礼相邀,他哪里与你认甚么亲?”
很有道理,当初结成兄弟不假,可是几百年不走动,不沟通感情,连彼此现状都不清楚,还算是什么亲朋好友呢?
或许五六百年对孙悟空来说并不久,可是三年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已经很漫长了,足够发生许多改变,如果亲朋好友三年不联络,不走动,只凭着过去的情感和关系来维持,是非常尴尬的,也证明了彼此在对方心里的位置,其实并不高。
所以我们说逢年过节亲朋好友之间的走动,不仅仅是礼节,也是为了维持彼此关系的惯性,见个面,交换礼品,聊聊家常,关系自然水到渠成,能够维护下去。
要知道,任何一种关系都不是理所应当的,而是费心经营与上心维护而来的。因此,不妨筛选一下那么三年没走动没联系的关系,或者打个电话,聊聊近况,或者,适当断舍离吧。
古训把亲戚间的关系,以及世态的炎凉体现的淋漓尽致。把穷亲戚和富亲戚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晋代曹颜远在《感旧诗》中说:有钱有势时,不管相识不相识都来结识;贫穷潦倒时,就连亲戚也不来接近。这就是指的人情冷暖,嫌贫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