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2023-09-29 19:48:06)
标签:

时尚

时评

历史

美食

旅游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暑退九霄净  秋澄万景清

“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又是一年中秋,京华大地迎来最美季节。亲近自然,看层林尽染;吟诵古今,任思绪飞驰;欢聚一堂,享天伦之乐……多彩的庆祝方式,让笑容挂在每个人的脸上,让喜悦充盈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

有人说,在所有的节日里,中秋是最浪漫的。确实如此,到了中秋,就想到了月亮,人们心里就自然而然地充满了诗情画意与缱绻情愫。千百年来,这轮银盘高悬于中国人的精神星空,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对于阖家团圆、喜乐安康的美好期待。亘古不变的祈愿,让中秋月圆成为一条精神纽带,将散落天涯的中国人牢牢系在一起。

今年的中秋邂逅了国庆,合二为一的超长假期更是将国泰民安的氛围感拉满。这是时间的巧合,冥冥之中却也暗合着中国人心底的逻辑。在我们的价值谱系中,家是繁衍之所,是安身立命的港湾;国乃成长之地,是精神文化的依归。有国才有家,家好国才好,”“自古相守相依,最终融为一体,成为中国人心底化不开的浓重情结。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明月无言,却是这份家国观的最好见证。它听过杜甫吟月是故乡明,忧怀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见过李白借长安一片月,叩问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看到白居易弟兄羁旅各西东,嗟叹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时间让昔日的惆怅成为历史,却不曾稀释历史中的浓情。到了今时今日,依然有无数人为了小家与大家而奉献牺牲,在今夜无法团圆,但只要我们一起抬头望月,就好像守在彼此身旁。

举头望明月的思念,就是不绝如缕的文化乡愁。近些年,以中秋为代表的传统节日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且打开方式不再是简单的放假、吃喝,而是愈发弥漫着文化的芬芳。这一可喜变化背后,是心的回归,也是当代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这种源自内心的归属感、自豪感、责任感,就是源头活水,将激发着这个民族源源不绝的内生力、向心力、凝聚力。

历史在前行,时代在变迁,薪火相传的文化价值、家国情怀,将始终赋予我们一往无前、无惧无畏的坚定豁达,收获更好的人生境界——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

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秋分吃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送秋牛。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