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有深度觉醒分层次

标签:
文化时评情感教育育儿 |
认知有深度 觉醒分层次
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一次降生,一次觉醒。觉醒,是追求内心的自由,重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寻找自我解放路经的过程。认知改变了,就能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可能存在问题,你会开始接纳不同的观点和观念,并开始探索自己内在的世界和潜在的能力。
真正拉开人与人距离的是认知。一个人,认知越高,能想到的就越深,能看到的就越远。认知越低的人,层次越低,得到的机会也就越少,就越容易对社会、对他人产生不满,越容易产生愤怒情绪,挣扎在底层;认知越高的人,层次越高,得到机会也越多,看待社会和他人,反而更容易包容,更容易看到好的一面,不断向上生长。
所以,唯有觉醒认知,提升认知的层级,才能拉开与大多数人的距离,获得人生的成功和幸福。以下就分享认知的九个层级,来看看你在哪一层?
第一个层级:凡夫俗子,人云亦云,从不思考;随波逐流,是最底层。处于认知水平的最底端,完全凭个人的好恶行事,任由情绪控制自己,严重缺乏理性和客观,而这两点恰恰是建立高认知的两大核心。
第二个层级:老实,懂事,从众,听话,认知都是别人灌输给他的,且只知道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就像井底中的青蛙一样,即便有人给他说外面的世界很大,他也不会信。
第三个层级:有了质疑精神,开始认识到规矩的局限性,认识到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矩,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不再用固定、单一、不变的眼光看人看事。
第四个层级:建立是非观、大局观。认知到规矩的局限性,但却能充分尊重规矩,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不会轻易的打破规矩,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从大局的角度出发,放下个人情绪。
第五个层级:认识到世界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包括人也是如此,能用变化的眼光看待一切,而不是刻舟求剑,将自己认知和思维束缚在一个水平线上。第六个层级:认识到竞争的残酷,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很多资源还是稀缺的,只有在残酷的竞争中胜出,才能先入一步抢占到资源,抢占到竞争的先机。
第七个层级: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什么是主观能动性?就是人通过自身的认知、选择和努力,可以改变环境,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命运并非注定,除非你自己选择放弃!
第八个层级:认知到两样不变的东西,一是人性,二是支配社会运行的规律,理解人性,掌握规律,你的认知就已经超越了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
第九个层级:认识到人活着的价值和意义。不仅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甚至还要认知到人类生存的意义,把自己的认知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实,人一生,不过是一场修行,不断修炼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可为什么有些人越活越通透,而有的人却越活越狭隘?为什么有些人越活越从容,而有些人却越来越迷茫?根本原因就是,觉醒的力量。
什么是觉醒?觉醒,是一个人内在力量的唤醒、顿悟,是一个人精神层面的成熟,是一个人对生活的通透与智慧,它区别于那些外在的力量,外在的力量可以会消失,而觉醒之后的力量却是永恒、丰沛、绵延不绝的。
生命的觉醒,是一个人最基本、最初始的醒悟,是从内心真正意识到自己身体的重要性,懂得 健康 高于一切。正如周国平先生说:在当下,我们常常不知不觉中被物欲簇拥着,被世俗标准裹挟着,被妒忌心、攀比心刺激着,深陷盲目追求财富、权利、地位、名声横流中而不自知,忽略了生命的脆弱。
殊不知,生命才是一个人的根基,其他的都只是装饰品,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虚妄,拿生命去换钱,是一种愚蠢的本末倒置的行为。所以,生命的唤醒,就是让我们时刻警惕,保持对生命的敏感,珍爱自己的身体,才是一个真正通透之人大智所为。
自我的觉醒,是一个人开始关注自我,探知自我的存在意义,是一个人开始精神层面的成熟:做真正的自己。我们每个人,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每个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做自己,就是自己最基本的责任,就是对生命的不辜负,而能做自己,就是一个人最大的勇气与智慧。
其实,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不自信,这种人唯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才会感到成就感、存在感、幸福感以及价值感,所以拼命努力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即使那样的自己,自己并不喜欢。不管哪一种原因,都是可悲的,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你,你的人生也只有一次,而你却为他人眼中的角色而活。
所以,自我的觉醒,就是意识到取悦别人不如做自己,意识到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才是自己的根本责任,意识到成为真正的自己,才是一个人一生的使命。
正如央视主持人倪萍说的:真正的成熟是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坚持初心与真正的自己。当一个人开始为自己而活,开始做真正的自己,人生便也变得洒脱了许多。灵魂的觉醒,是最高层次的觉醒,是精神层面的自我修养,是一个人开始意识到精神的力量,开始由对外追求转向向内求,重心发生改变,去丰盈自己的灵魂,修炼自己的心境。
灵魂的觉醒,就是一个人开始尝试超越小我,追求大我。灵魂的觉醒,就是一个人眼界、格局、心境的变大。张德芬女士曾经说过,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意思就是,生活中,一个人的心境,往往决定着他的处境。
当你的心境不同了,自然境随心转,你的着眼点不再执着事情本身,而是把人生的每一道坎当做灵魂修炼的磨刀石,通过做事而做人。当你的格局变大了,自然看到够远,在精神上不再受人间祸福得失的支配,而是具有超脱的心态,豁达从容。
人这一生总是问题叠着问题的,唯有灵魂觉醒,才能让一个人面对错综复杂甚至千疮百孔的人生而超脱淡然,正所谓心有劲,而力无穷。所以,塑造生活,不如塑造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