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摆脱胡思乱想实现思维突破

(2023-08-15 09:30:25)
标签:

教育

情感

文化

星座

历史

摆脱胡思乱想实现思维突破

摆脱胡思乱想 实现思维突破

所有的烦恼和痛苦的根源,其实都是源自于大脑的思考;那么,从古至今的那些高人、伟人、觉者们,他们是如何使用大脑的?

我总结了最精华的两条,自我修炼,如何驾驭大脑的心法。如果你想彻底从整天的胡思乱想、杂念纷飞中解脱出来,从焦虑、抑郁、烦恼当中解脱出来,取得人生的突破,成为一个真正觉悟的人,那就一定把今天这篇文章给彻底吃透了。

首先,我再重申一遍,你的大脑只是一台二元模式下的计算机,它的运行机制永远都是先调动所有已知的存储信息,也就是你的认知。然后,再进行各种的比较、联想,最后再做一个二元化的评判,也就是下一个定义。而且关键是这台计算机的算力,其实相当的有限,它每秒钟仅仅可以处理,你实际接收到信息的0.1%

你的大脑,其实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强大,它的盲区,远远要大于它的已知。而大脑最悲惨的是,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儒释道三家,全部都不约而同地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大脑的思维活动,进行了全盘的否定。

儒家认为,你的大脑,全部都是你的社会习气,你做人做事儿靠的应该是良知,而不是你的习性和习惯。道家则认为,你的思考就是有为,就是妄为,应该是为道日损,无为而为。佛家认为,你的头脑的思考,全部都是“我执”,都是“妄念”,应该依佛性,自性而为,这才叫智慧。

你看,其实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了,可是有几个人听。古代怎么就没有听说有那么多的焦虑症,抑郁症,全部都是现代病。我们其实就是,大脑用多了,思考太多了,被大脑给奴役了。大脑其实是这个社会惯性系统控制你最大的帮凶,甚至呢,他就是系统,安装在你这个肉人身上的一个装置。

统呢,通过大脑让你永不停歇的,被迫性的无意识思考,反复的评判,不断的联想,而这些东西,无疑都会把你从现实当下,拉回到过去或者推向未来。当你的思维停留在过去,就会引发抑郁和痛苦,还有愤怒思维;跑到了未来,就会引发你的恐惧和焦虑。

这些负面情绪,他会进一步的让你的肉人儿饱受折磨。我们一直以来总是想依赖大脑的思考和认知来让我们变得更加通透,活得更加幸福。但是你不知道,我们却一直都在被大脑所制造的各种的假象所欺骗,被大脑搞得是疲惫不堪,遍体鳞伤。那么,在我们认清了头脑的真相以后,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面对和使用我们的大脑呢?

怎样才能在大脑的这个不停地空转的消耗,以及负面情绪的折磨当中走出来,真正的在“觉知”之下去把大脑当成一个好用的工具。让他反过来帮助和成就我们,为我们的自由意志而服务呢?

我就分享两个最简单、最核心、最有效的心法,你只要把这两点要是吃透了,并且可以在生活中运用自如,养成习惯,那么你就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觉悟的人,获得那些你渴望的世俗的成功,自然也不在话下。

第一个心法:事上用脑。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只在你确定,要做的具体的事情上,才去使用你的大脑进行思考。其实,在那些取得了伟大成就的伟人们,真正的觉者的眼里,大脑永远都只是一个顺手的工具。他们绝对,不会被大脑所牵制,他们仿佛都可以做到,给自己的大脑装上了一个无形的开关。

当他们需要处理实际问题,也就是有具体事情的时候,就会把这个开关打开,让大脑在“觉知”下进行工作。用完了以后就顺手给他关上,让大脑呢处于一个相对安静的待机状态,不在跑出来给你添乱。

他们通过自由地驾驭大脑,从而不被大脑的,这个长期的,被迫性无意识的思维活动所消耗能量。也不会被这些思维活动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所影响和裹挟。所以,他们才可以长期的,在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上保有绝对的专注力。当他们不使用大脑的时候,他们会经常寻找一种思维空白,也就是一种临在的状态,他们会通过冥想来实现这种状态。

让自己获得灵感,自己的专注力得到提升,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呢,都得到修正。当使用大脑的时候呢,他们又会努力地进入一种“心流”的状态,把注意力全然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心无杂念。

记住,智慧和灵感都不是,你用大脑思考出来的,而恰恰当你摆脱了大脑的思维局限以后,当你安住在了当下时刻的时候,只有在这些时候,智慧和灵感才会自己迸发出来。

而你要做的呢,就是当灵感和智慧涌现以后呢,随时打开大脑的开关,让头脑在自由意志的连接之下,再具体明确的事情和目标面前,进行一种积极的高效工作。这个时候,你的头脑才是一个完美的工具,这个过程,就是你在要完成的事情上的创造和突破的过程。

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高人,那些觉者们,总是可以获得成功,总是有惊人的创造力。同时,他们在平时也总可以保持一种平和和喜悦的秘密所在。那么,在这里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也可以让你逐渐拥有这个,驾驭大脑的开关的方法。那就是当你觉察到,自己正在思考的时候,马上问自己两个问题:

我正在思考的东西,是不是我接下来要做的一件具体的事儿呢?我现在思考的目的是什么?别小看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会指引着你跳脱出大脑的思维,回归当下。比如,你发现你的大脑,正在回忆过去自己曾经受过的某种伤害。然后,你的心中,就开始生气、愤怒和痛苦。

这很显然并不是一件具体你要做的事儿,对吧?所以,你就立刻把大脑关掉。再比如,你发现你的大脑正在担心或者幻想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不管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事情,这同样也不是一件具体你要做的事儿。OK,立刻关掉。

当你需要运用你现有的认知把眼前的这件事儿处理好,在这个时候呢,没有问题,你就把它打开。你看,当这一切都变得熟悉而又自然的时候,你就已经具备了可以驾驭大脑的能力。这样你就逐渐摆脱了你之前的命运轨迹,摆脱了痛苦。内心开始真正地走向平和和安静。

当然,这需要你坚持不懈的刻意练习,这就是修行的过程,以及你对自己必须要有足够的诚意。这就是儒家说的“慎独”。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还有这个意识的养成,慢慢的你也一定可以,同样拥有一个控制大脑的开关,再也不让它肆意的消耗你的能量了。

其实,这个开关就是,你对你自由意志的一种锚定,也是你提起觉知的开始。有了它以后,你就可以做到,在思维空白和大脑思考之间呢,进行一种自由的切换,这也是焦虑症、抑郁症患者们最需要的那根最宝贵的救命稻草。

第二个心法:只想流程。因为,大脑的思维无比的兴奋和活跃,他总是跃跃欲试,时刻都试图把你带走,即使你正处在一件关于事情的思考上,这也不例外。因为,他总是想要拼命地借由这件事儿,不断的去发散,去联想,去猜疑,去评判,去衍生。最后这些无用功,依然会消耗掉你大部分的能量,导致你效率低下,甚至根本就无法完成目标。

最后,你就会被沮丧、愤怒、烦恼、焦虑等等这些负面情绪所吞没,而这恰恰就是他所希望的,这就是系统交给大脑的任务。

那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给大脑画地为牢,给他画个圈。你就只负责思考做事儿的流程,就是我们通常说的SOP。至于,这件事儿为什么要做,应不应该做,以及用什么方法和代价去做,还有做了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等等……

这一切的答案,其实并不应该是你,通过你的大脑去分析和思考而得出来的。他们其实都应该是你,通过你的内在的良知的指引去做的。你只需要依凭于你的正念,你的良知,你的本心去做选择,听从他们的指引和声音去做事儿就可以了,根本无需思考。

真正的牛人,是很少用大脑思考,其实他们全部都是凭着一种直觉,凭着良知去做事的。这就叫做不昧因果,自性而为,这才是一个觉者的人生境界,这才叫真正的知行合一。

而你的大脑的思维和思考呢,只是你在社会习惯和情绪之下的一种自动化反应,它是存在于三维世界里的二元对立的一个局限。所谓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你一思考,就离老子说的无为越来越远了,离道也就越来越远了。

老子,还有一句话,无为而无不为。意思就是,无为是你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呢,则是你无为的结果。老子就是要告诉我们,如果能顺应规律,天人合一。把肉人儿,头脑的思考,这些妄为都通通去掉,那么就没有什么事儿做不成的。

所以,一个真正觉悟的人,大脑需要思考的东西,其实很少。因为只要大脑一思考,这就是习惯,这就是我执。住因住果。对待大脑,我们要尽量的无为而为,我们只把它用在思考,把一件具体的事情从a推进到B的流程上。

同时还要记住,B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一定要养成由果导因的,倒推式流程思考的习惯。也就是我们要实现结果B,按照往回倒推的顺序,最后你一共需要有几个步骤,几个环节,分别都是什么?

记住,这就是你唯一需要思考的东西,也是你唯一需要调动大脑的认知的地方。可能会懵,有点儿颠覆,但是你品,你细品。好了,我们最后再总结一下,我们修行是为了要找到那个本自具足的自己,既然我们本来就是自性圆满,自具佛性的。

那么,我们就应该自信而为,又何须大脑来添乱呢?大脑只会让我们住因住果,只会让我们着相,只会平添烦恼,生出执念。而摆脱头脑,回归当下,就是我们获得内在提升,内心平静的第一步。

记住今天分享的这两个心法,时刻审视你的思考,是不是正在为一件你具体要做的事情服务。如果是,那你是不是在“由果导因”的倒推式思考,完成这个目标的具体流程或者说步骤?

除此之外,你的思考基本上都是强迫性的、没有意义的思考,也就是胡思乱想,心猿意马,无非都是回忆、评判、联想,他们只会消耗你的能量,让你远离正念。记住,如果你的一切言行都是依凭本心,良知而为,那么根本就无需评判,也无需在意被评判。

任何已经发生的过去,都根本无需回忆,这叫过往不恋;未来,它还没有发生的,也根本无需联想和恐惧,这叫未来不迎。

记住一句话:如无实事儿,请让你的大脑保持待机。人,原本是用来爱的;钱,原本是拿来用的。这个世界之所以会一团糟,就是因为:人,被拿来用了;钱,被拿来爱了。所以才有了过河拆桥、视钱如命,初心没了,一切都变了味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