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句的写作特点

(2023-07-07 07:25:59)
标签:

教育

旅游

时评

文化

收藏

绝句的写作特点

绝句的写作特点

绝句的特点有: 篇幅短小 ; 语言明了;题材平常; 意味绵长;押韵严格、讲究平仄等。

一、篇幅短小

1.绝句的语言要特别精练,它的每一句都有字数的限制,且要符合声韵的要求,因而凡是能够精简的字词,要尽量精简省略。比如: 五绝每行为五字,一共四行。七绝每行七字,也是四行。

2.绝句的篇幅短小,用最少的字表现或者展现你所要表达的主题。或者干脆就说:截取一段最突出的画面来表现作者的意图。

二、语言明了

1.语言明了 。就是诗的表达要明白,让人一看就懂。

2.比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十分平易流畅,草色句如寻常口语,而为春草初萌写照,极传神。

 

三、题材平常

1.题材平常。就是题材要是常见的,带普遍性的,且很少用典。常。就是常见、常有、带普遍性。

如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 诗: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所写乃罕有物类,故只宜用于古 体而不宜绝句。

《宿府》诗: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景物倒是常闻常见的,但以前五后二组成七言,乃罕有句法,也不会 用于绝句中。它可以成为韩诗狠重奇险的艺术特色,但对于绝句 体裁来说,却没有它用武之地。此外,使事用典,在各种诗体中,绝 句也是最少的,除了本身是咏史性质的绝句。有的诗偶尔用,也多属 众所周知的熟典。

四、意味绵长

1.意味绵长。就是诗的韵味悠长,情意绵长。绝句短小,尤贵在尺幅 有千里之势,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长。即所谓一唱三叹有余音者也。这一点对占绝句中最大量的抒情诗来说,尤为重要;若作歌词来唱, 也是大关键。怎样的诗才算呢?如刘禹锡《杨柳枝》云:春 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我想,这就是了。被诗家誉为神品七绝压卷的王 昌龄《出塞》诗,这一特点也极明显: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 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把持续千年的边境 多事、战氛难靖的历史现象,唐帝国政治、军事上的腐败,将帅们骄 惰无能,不恤士卒,致使长期边患不断,

因而人们意识到加强边防、 抗御西北少数民族贵族集团侵扰的必要,且都有同仇敌忾情绪,以及 百姓渴望亲人团聚,过太平幸福日子的强烈愿望等等,都结合在一起, 通过妇女叹征夫不归的角度来表现,不但诗的容量极大,也特写得温 柔不迫,情切韵长,而极宜于伶工被乐歌唱。

 

五、押韵严格、讲究平仄

1.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五言绝句押韵的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但晚唐以后,逐渐形成了首句可以借用邻韵的用韵传统。在诗律学上,这一现象被形象地命名为孤雁出群格

2.绝句的平仄有四种格式。以五言绝句为例:

1)仄起仄收;所谓仄起仄收,就是首句的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字。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仄起平收;所谓仄起平收,就是首句的第二个字是仄声字,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字。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平起仄收;所谓平起仄收,就是首句的第二个字是平声字,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平起平收;所谓平起平收,就是首句的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字。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七律阳谷际会
后一篇:绝句开头八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