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创作之炼字

(2023-07-05 16:44:49)
标签:

教育

情感

时尚

文化

娱乐

诗词创作之炼字

诗词创作之炼字

一、什么叫炼字
炼字,即是对诗中所使用的每一个字进行精细地推敲和创造性地搭配,使其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因为汉字往往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所以炼字往往也是遣词造句,运用字词的功夫。前人曾有一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字为句眼日锻月炼等说法。意思是说有的诗句往往因为一字之异而决定一句的优劣,甚至看出这首诗的高下。正因为炼字对诗歌的高下起到如此的作用,因此中国古代诗人非常讲究诗歌字句的锤炼,所谓:吟安一个宇,捻断数茎须,所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二、炼字的作用
对诗歌而言,炼字究竟有哪些具体作用呢?
1
、使语言简洁、准确
古代的诗话中有个一字师故事,就是讲如何准确炼字使之合理。一字师说的是唐代诗僧齐己的《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齐己携此诗来谒当时的名诗人郑谷,郑谷反复揣摩后对齐己说:其中的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句不准确,因为数枝非早也,末若一枝佳。齐己不觉拜倒曰:一字师也。(计有功《唐才子传》)既然诗题是早梅,那么,一枝开肯定比数枝开要早,也更切合诗题诗意。齐己也是著名的诗人,能拜倒称师,这是炼字的功劳。
2
、使形象生动
炼字不仅使诗句简洁准确,也能使诗句更加鲜明生动,更加形象地表达诗意。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除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郁顿挫的文学风格外,语言的准确生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杜甫非常讲求语言的锤炼,所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谓清诗丽句必为邻都是他终生的追求,因此,他的诗歌语言生动而形象,有力地表现了诗意和主题。如《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就很见炼字上的功力:正因为平野阔,方见星星遥挂如垂。一个字又反衬出平野的广阔;因大江流,故江中月影流动如涌。一个字又烘托出大江奔流的气势。《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一个字把春雨写得有知有感,也写出了雨丝绵绵,悄临人间的春雨特征。再如两个宋词中炼字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和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说,著一'字境界全出著一'字而境界全出。因为通过字和字,把春意和花枝变得好像具有知觉,给人以动态感和生命青春的感受,唤起人们美好的联想和想象。
3
、能开拓意境
炼字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精美的字句,能使诗歌的意境向前延伸或向深纵拓展,更增加感人的力量,自然也就更好地表达的主题。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写的是客中送客,诗人以洗净雕饰、明净自然的语言,抒发了深厚真挚的惜别之情。其中第三句劝君更尽一杯酒字就起到这种作用。因为诗的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就像一出抒情短剧的背景,仅仅是为主人公的出场安排了恰如其分的时间、地点和演出时必不可少的道具、场景和时间,诗人的送别之情主要在后两句,但限于绝句的体制,已没有多少抒发的空间。因此诗人在三、四两句让情节来个大幅度的跳跃:它舍弃了送别之中一般过程的叙述,一下子从环境描写跳到饯行酒宴的煞尾,宴前、宴中的场面一概略去,从一系列送别的场面和动作中选取最感人的镜头和最富情感的瞬时: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尽说明酒已经喝了很多,还在劝饮,这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另一方面,诗人的千言万语也都寄托在这临别的最后一杯酒中。其中有对友人远去他乡的慰藉,有对友人的良好祝愿,也有自己依依惜别的深情。
4
、能增强抒情效果
例如杜甫的《蜀相》,意在表现对志清中原、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仰慕之情,其中也暗含对身处安史之乱中国事的忧虑。其中两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诗眼更是增加这种抒情效果。上句承接首句丞相祠堂何处寻。祠堂内碧草映阶,一个字足见绿草深深,无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的荒凉之状;下句分承第二句锦官城外柏森森。黄鹂隔叶鸣叫,足见树茂;一个字,表明武侯一生壮志未遂,他所献身的蜀国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祠堂的荒凉冷落,抒发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深深感慨,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层深意。这两句景语含情,情语寓景。
三、需要炼哪些字词
如何炼字,下面几点可作参考:
1
、锤炼动词
动词在诗歌里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神奇作用。在勾勒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而诗歌语言的生动传神等特点在动词的应用上,表现的最为突出,如李白的《塞下曲》中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二句,其中的这两个字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只有字最合适。宵眠抱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等说法好得多,因为只有字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情况。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中,诗人选用的穿字,使画面化静为动;用而不用,也使其画面更宽,更富有气势,用不用,更意在突出形态美,与下文的江山如画相对应。这都是锤炼动词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2
、锤炼形容词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尤其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在诗词鉴赏中尤应重点关注。被誉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两个字就是锤炼的十分准确形象的形容词。藤蔓和树丛平日给我们的感觉总是绿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但作者加上一个字后,生机没了,活力没了,颜色也换成黄色了。再加上字,更给人一种垂暮、沧桑之感。而昏鸦字,不单单是让光明离我们而去,而且随着暮色的加重,思乡之情也渐渐变浓。后面再说断肠人,也就是水到渠成了。古道西风瘦马则在一个字,使人联想到旅人奔波不息的艰辛、困顿和内心的悲愁。马皆如此,人何以堪?天涯孤旅之苦,思乡之切之殷自在言外了。陆游《诉衷情》中尘暗旧貂裘一句,形容词是使动用法,意思是灰尘使貂裘的颜色暗淡了。在这里,一个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惆怅。字既含动词使的意思,又含形容词的意思,一石二鸟,十分简练。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四字,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绿肥指雨后绿叶光润、舒展、肥大;红瘦指雨后红花受损凋零,飘落不堪的样子。一个字,一个字,说明了女词人对雨后花情的深切了解,体现了作者恋花、爱花、惜花的深刻程度,表达了词人对春光一瞬和好花不常的无限惋惜之情,所以”“二字特别传神。
3
、锤炼数量词
数量词大约和讲究概念与逻辑的数学、物理有某种密切的关系,因此,从文学特别是诗歌的角度来看,它似乎是枯燥乏味的。其实不然,优秀诗人的笔就仿佛是童话中一根可以使沙漠涌出绿洲的魔杖,那些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却可以迸发丰富隽永的诗情。前面提到的齐己《早梅》诗的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其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拜郑谷为一字师,这也是对数量词的锤炼。杜牧的《江南春》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将千里江南的大好处春光尽收眼底,显得场面阔大,气韵丰厚,而且紧扣题面《江南春》,因此深得历代注家的称赏。但也有人不理解,明代的杨慎就对此批评说千里莺啼,谁能听得到?千里绿映红,谁人又能看得到?因此他将千里莺啼绿映红改为十里莺啼绿映红(《升庵诗话》)。其实,如从生理上的视听角度说,即使是十里,也是无法看得见听得到的。这种批评,既无视想象和夸张是诗歌最基本的特征,也使画面偪狭,缺少杜牧原诗的气势。杜牧的《破镜》从佳人失手摔破镜子,由此联想到情人的分离。破镜的恶兆,暗示团圆的无期。至于何日团圆再会君?诗中没有回答,接下来便引入广阔的空间:今朝万里秋风起,山北山南一片云一片云在万里,不是任其飘荡,无法羁留和再聚吗。
4
、锤炼虚词
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李清照《一剪梅》抒发对远方丈夫的思念。词人由眼前的落花飘零,流水自去写起,到盼望鸿雁带来丈夫的音信。其中花自飘零水自流,形象道出词人无可奈何的伤感生。尤其是两个字的运用,更表露了词人对现状的无奈。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其中两个副词”“的使用,很真切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挥之又来、无计可消除的相思之情。锻炼的虚词主要是副词,如欧阳修《踏莎行》结尾两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倍受人们称赞,其中就是一个字用得很妙。历史上有许多使用副词的名句,同时代的就有范仲淹的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苏幕遮》);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相比之下,欧阳修这两句更为妙绝,因为在结构上更为递进层深:斜阳已远,而芳草更在斜阳之外;春山已远,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这种情景交融的描绘和感叹,把那种深沉的、无穷无尽的离愁、刻骨铭心的相思,婉转细腻地加以表现,余味无穷。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阴;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