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押韵的基本规则
(2023-07-01 13:50:21)
标签:
文化教育收藏 |
格律诗押韵的基本规则
所谓的“韵”,其实就是语言文字的发音。我们“押韵”的目的就是利用发音相近的字,使我们的诗吟诵起来更加朗朗上口。
写诗押韵的规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其意思就是:一三五字不比拘泥于平仄相对,但是二四六字一定要平仄相对,”平“对”仄“或“仄“对”平”。
律诗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若押韵可押邻韵,若不押韵时限用仄声字,偶数句一定要押韵,而且也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第三句、第五句和第七句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而且用韵的字在诗中不能重复出现。
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
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
押韵中有八个小忌讳需要注意:
落韵:在本该押韵同一韵部的地方,用了其他的韵部的字,比如平水韵中前面押“中”字(一东部),后面却押了“窗”字(三江部);
重韵:在韵脚押了相同的字;
凑韵:在押韵处用了同一个韵部,但是内容没有任何联系的字;
倒韵:为了押韵,把惯用的两个字颠倒过来,比如“萧瑟”写成了“瑟萧”;
哑韵:发音低暗,不好读;
复韵:在韵脚处使用了同一韵部但意思是相同的字,比如“忧”与“愁”;
撞韵:在不用押韵的一句,使用了同一韵部但是是仄声的字,比如:“有”和“忧”,“洗”与“西”;
挤韵:在句中使用了和韵脚同一韵部的字,比如“相逢之处草茸茸”(卢仝)中,“逢”与“茸”都是二冬部。
格律诗的押韵要求:
1. 押韵的位置,律诗押韵的位置在每一个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称脚,故韵又可以称为韵脚。律诗的首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首句押韵与否一般与对仗有关,首联不对仗,首句常押韵:首联对仗,首句常不押韵。
2. 押平声韵。在律诗形成的过程中,不逐渐抛弃了仄声韵,只押平声韵,而且不分阴平阳平。
3. 一韵到底,律诗是不能中途换韵的,一首律诗只能押一个韵。
4. 不能使用同一个字押韵。
5. 不可大量连续使用同音的字做韵,少量使用,间隔使用是可以的。
6. 不可撞韵,律诗中第三句、第五句和第七句规定是不能押韵的,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如果这三句也押了韵,叫撞韵,这在律诗中是不允许的。
五言押韵例如
A式: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B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