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认知看透人性

标签:
健康教育时评文化育儿 |
提升认知 看透人性
人性,就是人身上长期不会变化的特质,每个人都有。而这个世界主要有人组成,如果不懂人性,还谈什么混得好?就像爬山得懂山性,游泳得懂水性,混社会就得懂人性。
世界上所有事物背后的驱动力其实都是人性,因为都是有人的参与。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能把人性尽可能地悟通透,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做得更好。那些层次高的人,一定把人性悟得非常通透。
比如你是要做销售的,面对男性客户,你就可以从美女着力,吸引他的注意力,因为男人都爱看美女。面对女性客户,你就可以从她自身的特质,多去赞美,因为多数女人都爱赞美。
人最怕,掏出一颗心,换来一把刀。有人说: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人心猜不透,看不清,你掏心掏肺对一个人好,有时候,却换来了无情的背叛和反击。越是相信一个人,越觉得没有安全感,因为你不知道对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你变心的。
说起人性真相,往往让人扎心。人性的残酷之处在于,你越是善良、老实、脸皮薄、心太软,就越是容易被人欺负;你越是强势、果断、脸皮厚、心够狠,人们越是会讨好你。
不要期望别人为自己雪中送炭,没有人在你脸上抹灰就该感恩了。不要赌天意,不要猜人心,天意赌不起,人心猜不透。不要随便遇到一个人就对她掏心掏肺的,在你看来,她是朋友,在她看来,你是傻子。
你的价值,决定了你在别人心中的位置,在多条人脉多条路这样的思想影响下,我们很多人处在一种讨好别人的状态下,想通过自己的讨好,来结交各种各样的人。
所以就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我们一边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一边还陪着别人笑。我们放弃了属于自己的时间,把它全部都留给了别人。这是做人的方向完全错了,讨好得不到任何靠谱的人脉。应该保持自我,不去迁就任何人。如果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不管有多成功,那都已经不是真实的你了。
有一句话非常经典:不要去追一匹马,要用追马的时间来种草,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自然有一批骏马来供你挑选。我们在别人心中有多高的位置,不是看我们的讨好能力如何,而是看我们的自身价值怎样。如果我们的被利用价值很高,那我们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就高。
人的本质是趋利避害,也就是我们喜欢追求对自己有好处的东西,而避免对自己造成损害的东西。你价值高了,就能给别人带来好处,那别人自然也会愿意和我们打交道,你没什么价值,再怎么讨好别人也没法给别人带来好处,谁会和你打交道啊?
你想想那些和你走得近的朋友,是不是都是能给你带来正能量的人?有人能陪你逛街,有人能陪你打球,有人懂你的心,所有美好感情的背后,其实都是利益在支撑。与其去讨好别人,和别人培养感情,不如现实一点,努力去提升自我价值,当我们的被利用价值很高,你会发现越有人靠近你。
最危险的人,往往在自己身边。人性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身边的人过得比自己好。为了将自己成功的根基垒得更高一些,更牢一些,很多人不得不争分夺秒争取资源,并为此感到极度焦虑。有一个社交定律,有时有人用十倍速度亲近你,当摸透你的人生底线后,他也会用十倍速度离开,没有人可以永远无条件的陪伴着你,要知道,下雨天的时候连影子都会缺席。
人性的好坏,取决于其既得利益的大小,其实身边每个人都是戴着面具表演,他们对你的好坏,本质取决于你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好处,你能让他占到多少便宜或带来多大利益。当他们在你身上占不到任何便宜,他们就会对你施冷眼。
人最天真的想法就是讲道理。我们总觉得自己能通过讲道理影响身边的人,让别人改变想法与认知。你提醒傻子不要被骗,可是傻子会认为你在侮辱他的智商,同时呢,你还得罪了骗子,害他利益受损,他们会联合起来整你。这就是现实,你改变不了任何人。如果你想通过讲道理强行去说服别人,只会得罪人。
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就能看清看透这个虚幻的世界。
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下水救人,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脱人”,救了小伙伴性命。
逆向思维,就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如何用逆向思维,看待人性真相呢?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掌握逆向思维的目的,在于提升认知能力。
有的人一辈子活得战战兢兢,犹如惊弓之鸟,他们受困于社会的险恶,却又无力改变这个现状,因此,总是深陷“被害”的恐惧中。可又有几个人明白?掌控人脉,在于吃透人性;改写命运,在于提升认知。
吃透人性的人,就如同手握别人内心的密码,便能轻松搞定任何人。混社会,不懂人性,别说想要获得贵人相助,就连起码的人际交往都会举步维艰。
在分析过几个实现了“阶层跃迁”的同龄人之后,我得到的最大经验就是:那个不是通过社会关系或金钱买卖而踩着别人的肩膀摘的果子。什么量才施用,不拘一格,通通都是扯蛋。有些没关系、无钱财的幸运儿,不过是在别人手下捡的下脚料而已。
作为一个官宦子弟,要是他的父母有出息,他的父母做什么,他就可以做什么;作为一个社会底层的孩子,其父母没出息,他什么都可以做,但什么都做不好,只能跌跌撞撞的向前闯。
在现实社会中,与其激励儿女往前冲,不如自己激励自己往前冲,我们做父母成功了,儿女才能成功,父母不成功,儿女就不知道啥叫成功。或许这就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的道理吧。
习惯性的解读同行、分析同行、对标同行,能在某个领域混好,其思维、行为、习惯就值得我们学习。不该碰的灰色地带千万不要碰,无数的人前赴后继,都栽进了这深不见底的坑里。
敌人变成朋友,比朋友更可靠;朋友变成敌人,比敌人更危险。有些事知道了就好,不必多说;有些人认识了就好,不必深交。起初,我揣着糊涂装明白;后来,我们揣着明白装糊涂;并不是我们愿意活得不明不白,只是,好多事情,一用力,就会被拆穿,一拆穿,就会失去。人性,总是这么脆弱。
每个灵魂都不是纯粹的善良,很多时候你从远处看一个人,觉得他是挺正人君子的;但凑近了再看,却是魔鬼。这不是不道德,而是人性。这其实也没什么,毕竟都是凡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私心,所以不要对别人有那么多的期待。
什么是成人的世界?钱难挣是真的;心难交是真的;无助是真的;迷茫是真的;无人可依也是真的;只有幸福是假的。别说什么谁比谁厉害,顺风顺水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修行大师,好像都看破了生活,对人情世故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解。
但你让他遭遇点困难和挫折后再看,再看他高大上的形象,瞬间就会消失,转而成为一个普通人。这个社会比较讽刺的现象就是,我们经常像智者一样劝慰,但却像傻子一样折磨着自己,总是跳不出那个怪圈。
没人在乎你在深夜痛哭,也没人在乎你辗转反侧的要熬几个春秋。外人只看结果;做任何世事,只有自己独撑过程。等我们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后,便不会再在人前矫情,再不会四处诉说以求宽慰。
若想人脉和钱脉兼得,一定要吃透人性,然后再去操控人性。财富的真相,从来不是人赚钱,而是钱找人;财富永远都会流向最匹配它的人,即高认知的人。而且从来都是“高认知”的人收割“低认知”人的韮菜,若想改变不如意的现状,一定要下功夫弥补自己的思维缺陷,提升认知度。
一个认知维度高的人,大都能吃透人性,弄清楚了就能助你大脑升级,在人生道路上就会少走弯路。在这个社会,真正一个人可骄傲的,不是在你辉煌的时候认识了多少人;而是在你不得志的时候,还有多少人认识你。
“泥泞能识马,落难知人心。”所有恍然大悟、大彻大悟的人,都曾遭遇过莫大的逆境、甚至绝境。只有处在低谷中,才能看透了人性和人心。
诸位看官,人生如戏,你得入戏。做人做事,既要有菩萨心肠,也要有雷霆手段。和小人一笑而过,不再去执着于事情的对与错,提升认知,才能看透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