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拙近乎于道

标签:
文化教育时评健康育儿 |
大智若拙 近乎于道
左宗棠说:“做人,精明不如厚道。”真正聪明的人,善于藏“拙”。能让别人看出来的算计和精明,都是“小聪明”。一个人,若一味贪图小便宜,待人接物难免会“失色”很多。真正厉害的人,善于藏“拙”,不会轻易显露自己的聪明。越是懂得藏“拙”的人,给人的感觉也就会越容易亲近。真正聪明的人,其实,并不显得“聪明”, 反而让人觉得柔和,好相处。
明朝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生而为人,人人平等。谁也不比谁高贵,谁也不比谁卑微,锋芒太露的人往往会遭人嫉恨,时间一长会树敌太多。低调做人,是一门难得的学问,也是一种优良的作风。
人再聪明也不宜锋芒毕露,不妨装得笨拙一点。古人言:静水流深,智者无言。真正具有大格局的人,很少炫耀自己的本事。喜欢炫耀自己的人,是因为所见所闻比较有局限性,认知水平比较低。那些懂得低调做事的人,反而让人高看,更得人尊重。
俗话说:“花要半开,酒要微醺”,做人要懂得藏拙。处事不张扬,才是真正的智慧。聪明外露的人,并不聪明。在生活中,那些喜欢炫耀自己聪明的人,往往容易被聪明所误。电视剧《知否》中的墨兰,便是一个聪明外露的人。她一直以为自己是盛家最出色的女儿,又借着父亲的喜爱,有些仗势欺人。她从不把嫡女如兰放在眼里。即便她占有府中最好的资源,却不把心思放在好好学知识、知礼仪上。
她使用了一些小聪明,使得自己高嫁。虽然,如愿所偿,但是她却和整个家族闹翻了。结婚后,她总是耍聪明,却也总被聪明误,导致老公不重视她,娘家人不给她撑腰,她自己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掌管起来整个家宅。到最后,她终究活得不好,凄凄惨惨度日。
聪明外露的人,其实是最为“笨拙”的人。自以为很聪明的人,往往不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自以为是”的毛病,往往是一个人最大的绊脚石。聪明外露的人,所结交的朋友,大多是一些只懂得奉承,没有一句实话的朋友。当他遇到困难时,往往也不会有人真心帮他。人生路上,喜欢使用小聪明占便宜的人,往往会吃大亏。
人活着,别了眼里没别人,别了自高自大。“张扬不是一种个性,而是一种无知。”做人做事别张扬,狂傲没有好下场。当一个人事业成功时,不应傲慢自大、而要谦虚谨慎。宁可随和一点,也不可自命清高。宁可退缩一点,也不可一味冒进。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只会使人显得无知。成年人的社交规则就是:学会藏拙,避免让别人把你当成对手。而不懂得藏拙,你将招来更多的潜在对手。
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行之;”行动在前,言说在后,才是君子之道。宁在人前全部会,莫在人前会不全。要知道,有人欣赏你,就有人嫉妒你;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引火上身。正如《老子》中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格局越大的人,越沉默寡言。
格局越大的人,总是越懂得低调。《围炉夜话》里说:“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成熟饱满的谷穗,沉甸甸的弯腰低头,从不昂头高调。低调做人,是一种优良的品格,也是为人的最佳姿态。真正格局大的人,拥有的东西会更多,反而不屑于去炫耀。因为他们看的高、望得远;反倒是格局小的人,有一点小成绩,就得意洋洋地炫耀。
俗话说,站得越高,摔得越疼。一个有才华的人,要懂得隐藏自己的锋芒,避免招致祸害。在生活中那些聪明过人的人,常常也是他人猜疑妒忌的对象。“欲为大树,莫与草争。”低调,会使自己有效地保护自己,更好地融入人群。你有真本事,别人会承认你的价值存在,反之你锋芒毕露,谁还愿意与你相处。
在这世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人与人之间相处,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盘算以及心理预期,也会知道彼此之间到底该给予彼此多少利益。如果,与一个人相处,超出预期太多,那么很可能就没有下一次的合作,事业也会止步不前。
相反,那些看似“笨拙”厚道的人,却更容易被好机遇青睐,建立出高质量的人脉。真正厉害的人,在人群中并不聪明。看上去,厚道老实,很容易让人拿出真心交往真心。人厚道老实,会获得更多更好的机会。
懂得藏拙的人,能够逃脱杀身之祸。后汉三国时期,有一天曹操邀刘备喝酒,言谈间曹操问起刘备对于天下英雄的看法,刘备举袁术、袁绍、刘景升、孙策、刘璋等割据一方的诸侯应对,却独独不敢说出自己心里的抱负。
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是曹操对刘备的一个试探。直吓得刘备手颤脚麻,握筷子不住,只得以雷声敷衍,声称害怕雷声。曹操大笑之,刘备在不知不觉间体现出来的胆小瞒过了曹操,性命才得以保全。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煮酒论英雄”。自认四世三公的袁绍死于傲慢,人中之龙凤吕布也死于自信太过,孙策亡于刚强。唯有当时无寸土之地的刘备能成就蜀国,与吴魏成鼎立之势,皆处于刘备显拙的大智慧了。
如《孙子兵法》中:能而示之不能,不能示之能。在特定的情况下,显示自己的“不能”往往能够化解矛盾,缓解尴尬,保存自己的同时,有时也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在轻松的环境下更能够放松精神;而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能使社交氛围轻松愉快的人,大多数都是众人眼中的能人。
在的日常生活中,总能遇到善于“自黑”的人,时不时展现自己的弱点,顺带着自嘲式的吐槽,在危机关头不仅能够拯救自己,还能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获得同事甚至竞争对手的认可。
真正聪明的人,与人相处时,表现得并不聪明,让人觉得亲和、得人心,为人处世往往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不偏私,会让更多的人信服。这样的人才具备领导能力,会让团队的凝聚力更好。真正厉害的人,不会轻易占小便宜,相反,总是喜欢吃点亏。
他们并不是真的喜欢吃亏,而是喜欢不争,喜欢谦让。看似,每次他都是吃亏的,其实他得到的是更多人的支持。当一个人,有了更多的人脉,做起事情来会简单很多。
善于藏拙的人,与人相处,总是喜欢成全别人的优点,不会一味地表现自己。真正聪明的人,有很强的亲和力,活得谦逊;看似不聪明,却总是能让人信任他,喜欢和他合作。
老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人生在世,我们得先学会做人。如若想要有更好的发展,需要先学会谦虚、谨慎,把自己的姿态放低。活着,不必炫耀自己的小聪明,而是放下姿态,多去学习别人的优点,少去炫耀自己的长处。
人生路上,学着隐藏一些自身的实力,在关键时刻,会给他人一种惊艳的感觉。人活一世,不要对所有人都锋芒毕露,学着积蓄力量,会活得更亮丽。同时,不去逞强,不争强好胜,默默提升自己,也能得到他人更多的赏识。
只有通过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加强本身能力的锻炼,慢慢的个人的气质才会随着修养的提升而变得更好。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静胜躁,寒胜热。心里抛弃华而不实的想法,万事不流于表面,则会在生活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更况于人乎。”人活着,别显摆财富,别炫耀名气。永远记住:天外有天,楼外有楼,不显不露,更胜一筹。
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有大格局的人,看到的是未来,所以不满足当下。他们越是强大,就越喜欢“藏着,掖着”,不愿意暴露自己。丘吉尔曾经说过:“炫耀是需要观众的,而炫耀恰恰让我们失去了观众。”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真正的富足,是不需要“求得”其他人的认可。以谦逊之心待人,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上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