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场应变即兴发挥

(2023-04-07 20:54:01)
标签:

健康

教育

情感

文化

育儿

临场应变即兴发挥

临场应变  即兴发挥

所谓临场应变,是指在与人交谈的过程当中,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突然发生时,谈话者对这些情况做出的现场应急反应。一般分为被动应变和主动应变。

被动应变,就是在毫无征兆或者缺乏准备的条件下,对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和困境做出从容的反应和恰当的处理。

这种临场应变,不是我们自己发起的,是根据外界的变动,而立刻做出反应的被动行为。诸如在讲话期间,谈话对方,突然对你开了一句不恰当的玩笑,或者你不小心说了一句不好的话,让大家忽然尴尬起来等,都是属于自己无法事先预料的意外状况。

这种情况下,外界逼迫着你要做出反应,否则,你们的谈话也许就会陷入相持不下胶着状态,无法继续顺利进行下去。这时就需要你的临场应变能力,去改变这一局面了。

至于主动应变,就是指在交流或个人言谈中,及时捕捉到新的信息,通过自我思维的高速调动,对这些信息迅速做出整合和转换,使之成为话题的素材之一,从而改变谈话氛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即兴发挥”了。

尽管“新信息”的出现,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当你能够把握住这些新信息,然后通过自我思维对其进行解读,使之成为谈话当中可以借题发挥的素材,那这种临场应变,就是主动行为。

这种主动应变,需要你很好地把握反应时机,否则错过最佳反应时机,这时你再插嘴去说,就很难起到相应的作用。

当然,无论被动反应还是主动反应,都不能一味地追求为了反应而反应。那种无缘无故地插嘴或者对谈话主题没有任何帮助的贫嘴和玩笑,就算你反应得再好,也只会打断谈话的流畅性,从而影响大家聊天时的心理感受;除非,对方活该被怼了。因人、因地、因时、因事而去反应,这才是成熟的表现。

临场应变不是凭空而来的。你头脑中必须要储备着某些东西,才能够培养出和发挥出这种能力。想要提高自己的临场能力,你必须具备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当你遇到让你紧张的事情时,不要用行为表现出来自己的紧张,强行控制自己。因为你一表现出紧张的状态,大脑就会调动身体的所有感官去放大这种害怕情绪,导致你失去思考能力,让你陷入一种条件反射却不理智的自我保护行为当中。

还必须具备积极的思维状态。想象你是一个主持人,这时站在台上说话,说着说着,忽然台上的灯都熄灭了,周围只剩下零星的光,台下观众不明所以,现在你应该怎么处理这种状况呢?作为一个主持人,你应该要表现出该有的控场能力,懂得去安抚观众的情绪,而非被动地跟他们一样不知所措。

只要你的反应,能够切合到场合的需要,满足当下环境的需求,这就是好的反应。想要做到这样,就必须要你主动去思考可能遇到的状况,然后模拟应对。

还必须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很多时候你的临场反应,跟你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了多少,有很大的直接关系。例如上面台上灭灯的状况,如果我小时候没有经历过停电点蜡烛的时刻,我就很难把这两种情况联系起来。

处理临场应变的策略并没有特定的模式,这里只分享一般情况下的应对策略而已。思考消化之后,根据自己的谈话特色融会贯通去运用,做到“无招胜有招”。

应做到顺势联想,上文中灯光熄灭的例子,就是顺势联想的一个运用。把这件事,跟以前停电的时刻联想起来,通过类比思维,使之得出“意外不一定让我们受到伤害,也许会获得惊喜”的共同点,把灯光熄灭这个意外转化成惊喜,缓解观众的情绪。

其实很多主持人都有过这一招。某主持访问某嘉宾,在台上聊娱乐圈热衷炒作这个话题时,话筒突然没声音。短暂的调整后,主持人就来了一句:“所以说,对于娱乐圈喜欢炒作这种现象,就算话筒不让我们发声,也无法阻挡我们表达出批判的态度。”

当你遇到“谈话障碍”的时候,试着想一想,这个障碍是否可以跟当下的某件事联想起来,然后把它化解呢?

还须做到故意曲解。故意曲解在发挥幽默方面,也是其中一个很有用的技巧。有这么一个笑话:在公交车上,由于过于拥挤,一男一女无意中发生了碰撞。女子不由分说地骂道:“你有病吗?”男生不明所以,只好回答说:“对不起,那你有药吗?”女子觉得生气,继续骂道:“有病就去看医生啊!”男子淡淡地说:“你有相熟的大夫介绍吗?”

有时候因口误说错了话,为了避免尴尬,你可以顺着这个错误自圆其说,让这个错误看起来好像是你特意这样做似的。例如你跟朋友喝酒,你明明想说“跟你在一起喝酒,真的很痛快”,却说成了“真的很痛苦”,朋友听到你这话,怔了一怔,等待你的解释。这时你可以直接解释其实是想说“痛快”。

当然,你也可以表现自己机智,跟他解释说:“因为跟你怎么喝都喝不够似的,而相处的时间又怎么短暂,这种感觉真的太不好受了,不痛苦吗?”这就给自己圆了场了。

有时候别人会故意刁难你,你又来不及反应,那么这时“顾左右而言他”地岔开话题,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法。当别人咄咄逼人问你的时候,一旦你露出胆怯、不好意思、紧张的情绪,你就会陷入被动,跟着对方的思路走了。为了化被动为主动,你就要把话题的掌控权重新拿回来。

总之,临场应变涉及到我们自身的思维品质、知识涵养、语言储备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能力,有意识地提升自己这种能力的水平,刻意去锻炼。久而久之,以后你说起话来,甚至面对突发状况,你的反应也会表现得更加泰然自若,不慌不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