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2023-03-14 17:44:09)
标签:

教育

情感

时评

文化

育儿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苏轼有句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就是他的学习和认知提升之道。博观,就是广泛涉猎。约取,则是一个去芜存菁、提炼精华的过程。而厚积薄发,是指在积累雄厚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

真正厉害的人,都应该是终身学习者。和这个世界建立联系,然后获取能量和智慧。如果不能行万里路,那就读万卷书。《黄庭坚文集》里写: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读书越多,在科学和思辨中浸润的时间越长,对世界的理解便会越深刻。你读过的书,正在悄悄帮你认识这个世界,悄悄帮你抹去脸上的肤浅与无知。

正所谓巧妇难煮无米之炊。如果没有适当的素材,是无法写好一篇文章的。我们必须通过大量的学习,通过大量的思考,才能把相关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如今的知识层面,信息量都比以前大量的增加。我们必须经过适当地选择。所谓的博观约取,就是广博而简约而审慎取用。就是告诉我们在广泛地阅读过程中,更要经过思考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当知识量达到一定的时候,才能发生质变的过程。而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也是我们汲取知识的过程。

东汉王充,自幼好学,因家贫无钱买书。他每天在洛阳书店里站着读书,年复一年苦学不辍,把《汉书.艺文志》上所列的六艺、诸子、诗赋、生命书、术数、方技等六类书,共一万余卷,只要当时存世的,他几乎全读过,遂通博百家之言,成为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代表作《论衡》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清代的曹雪芹,不仅是著名的小说家,而且还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同时代人称赞他诗笔有奇气。他又是出色的画家,尤其画石。在他的名著《红楼梦》中,涉及的知识面包括医学、心理学、音乐、诗词、地理、建筑、服饰、园林艺术、风俗、烹调等。可见曹雪芹非凡的才气和渊博的知识。

况世伟人毛泽东,是现代历史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他虽未受过高等教育,但他知识渊博,为世人所共和。毛泽东一生嗜好读书。少年时代到处借书读,青年时代是图书馆的常客。战争年代戎马倥偬,他也常手不择卷。解放后进入北京,身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日理万机,他仍读书不辍。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年至19669月,他先后从北京各大图书馆借阅的图书近二千余种,五千余册。就在他逝世前两年的1974年,借阅的图书就近六百种、一千一百册。在毛泽东的臣室里、睡床上、办公桌上、会客室里,到处都放着书。读书是毛泽东一生最大的嗜好。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显而易见,人们强调厚积的力量。我们只有先厚积,达到一定的量了,才能达到质的飞跃,才能薄发。所谓厚积,就是要求我们学会坚持。

既然我们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们想要成功,就必须经过漫长的积累过程,惟有坚持到底,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路遥是《平凡的世界》这部巨作的创始者,当人问到他你是如何把当时那个年代的沧桑感写出来的?,他曾说过积习二字。他曾亲自到陕北窑洞居住,一住就是几年,直到《平凡的世界》完稿。

他每天凌晨两点半三点才睡觉,中午或下午才起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观察当地人的习俗,他都是在伏案写作。所以,他成功了,《平凡的世界》也成了一部史诗级的作品。大家设想一下,若路遥只有一颗野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怎么会成功?我说的这种情况大多是普通人,所以他们才碌碌无为。

想要爆发出来,首先要积累,要坚持,拒绝三分钟热度,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所谓厚积,还要求我们有一颗不畏挫折的心。做一个不倒翁,打倒了又爬起来,不被挫折打败。樊锦诗这个名字曾让多少人泪目。她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她把自己的所有的爱和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自己伟大的梦想。

看过朗读者的都知道,樊老院长为了那个最终的目标,她与丈夫、孩子多年相隔三地,卫生条件艰苦,缺水没电……困难重重,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从未被挫折打败。最终,她与敦煌莫高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她的功绩是不可估计的。自始至终,她都有一颗不畏挫折的心,所以,她成功了。

所谓厚积,还要要求我们有目的性德积累,不能盲目的积累,要注意方法。如何很好的积累,方法当然很重要。古人说竭泽而渔不如无鱼,意思是把池子里的水放完了才捕鱼还不如没有鱼,说的不无道理呀!盲目的只追求片面的利益,只看当下,却不未未来着想怎么能行。所以,我们要学会积累,针对一个点去深钻,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而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终一事无成。

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这句话告诉我们,惟有厚积,亦可薄发。学会坚持,不畏磨难,掌握方法或许能成为厚积路上的长剑,为你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多识由博学。学莫大于博,行莫过于约。学不博则不能守约,志不笃则不能力行。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独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