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挺好

标签:
教育历史文化育儿时尚 |
挺好 挺好
作者/黄希庆
一份安逸的工作,一个舒适的房间,一杯清淡的绿茶,加上一本动人的好书,尽情享受午后的美妙时光。平凡,本就如此,简单而单调,除去名利,剔除纷扰,在这个喧嚣的世上,有多少人羡慕这样的生活!
有人讨厌平凡,想着与其庸庸碌碌地活着,不如轰轰烈烈地死去。难道平凡是这么让人难以启齿吗?吹毛求疵的完美主义者,大有人在,精益求精的人,也不乏少数;其实,何必过的那么辛苦,有的时候,做到足够好就好了。
你想做名人,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吗,你想做名人,成天活在记者的监视之下毫无自由吗,还是你想做名人,过着担惊受怕压力山大的生活?
名人有名人的好,对,只要有名气就不怕没有钱,也可以活在聚光灯下,享受万众瞩目的感觉。但若不是名人难道就会饿死?难道别人的认同真的这么重要。平凡同样可以活得很好,要知道,钱多钱少从来都不是评判幸福与否的标准,而受人敬仰与遭人唾弃只在一念之间。
人在的时候,以为来日方长,什么都有机会,其实人生是减法,见一面,少一面。别人怎么看你,和你毫无关系;你要怎么活,也和别人毫无关系。面子到底多少钱一斤,我们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看法。
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不要在心情糟烂差的时候,用决绝的话伤害爱你的人。有时候,没有下一次,没有机会重来,没有暂停或继续。有时候,错过了现在,就永远永远的没机会了。用心甘情愿的态度,去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有时候,我们明明原谅了那个人,却无法真正快乐起来,那是因为,你忘了原谅自己。那些不需要解释的事情,从你张嘴那一刻起,你已经输了。不要的东西,再好也是垃圾。
“好”与“对”,乍一看都是褒义,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它们却是相矛盾的。古时候的中国,自夏朝起实行世袭制,在古人眼中,将皇位传给皇子,是对的。但那样做,一定是好的吗?
晋武帝明知儿子是低能儿,仍将皇位传给他,这么做,是符合世袭制的。但晋惠帝成了贾皇后手里的傀儡。再到后来,江山易主,社会动荡,不禁令人深省,可见这样做虽然是对的,效果却是极不好的。
诸葛亮忠心耿耿,赤诚之心令人敬仰。为了完成刘备托孤遗命,他鞠躬尽瘁,全力辅佐那扶不起的阿斗,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直到生命耗尽。诸葛亮的一片报答刘备知遇之恩的赤诚之心自然没有错,但忽略了国家积弱、缺乏修养生息的现状连年主动征战,这对的行为却带来了不好的结果。
不仅是古代,现在生活中,这样“对”与“好”难两全的事情也不鲜见。真正的牛逼,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你患难的时候,还有多少人认识你。女人没魅力,才觉得男人花心,男人没实力,才觉得女人现实。跟自己说声对不起,这些年一直没学会爱自己。
前几天,我出发去北京,乘坐地铁时,双眸溜了一圈,沒有座位只好站着。恰巧,跟前坐位上的正是一位约二十岁的大学生,她的双眸与我对视了一眼后,装起了咳嗽,或许是良心的驱使。她到站临下车时,说了一声,“大爷,您请坐”; 我说,“站着挺好、挺好”。
诚然,有些事情并无法兼顾“好”与“对”,但如果我们多一点仔细权衡的理性思考,少一点任性冲动的主观臆断,亦能找出折中的方法,用对的方式,取得好的结果。
如若“好”与“对”二者不可兼得,我们是否可以各退一步,汲取二者的精华?人人都觉得对,其实,它可以装得你都看不见。一个人,需珍惜你认为值得珍惜的,有些时侯没有对与错。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自已的方式活下去。可以没有荣华,没有富贵,但不能没有快乐。
睁开眼睛,我还活着挺好、挺好;闭上眼睛,还能睡着挺好、挺好;粗茶淡饭能够吃饱,挺好、挺好;摸摸衣兜钱还够花挺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