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人生关口
(2023-02-09 09:57:17)
人生关口
作者/黄希庆
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至于活得好不好,是人自己的问题。在人生关口,就看如何决择?每一次决择,都会使我们的人生发生巨大的变化。挤不上独木桥,就走更宽广的“阳关道”。
人生是一场爬山旅行,只要有信念,总会登上你心目中的“珠穆朗玛峰,”中途总会有许多美丽的花朵,可口的果实,总会摘上几个,但摘多了,就会成为“拖累”爬不到一半,便气喘吁吁。
人生,恰如丰富多彩的象棋比赛,一开始便树立明确的目标,设法避免横冲直撞,小心翼翼的移动,生怕中了别人的埋伏。认真的勘测前方路线,毕竟前方危机重重,脚下路道纵横交错。不努力,怎能迈出成功的一脚;不用心,或许满盘皆输。
若没看清被人圈套,也就成了他人的垫脚石,只待你把铺好路。必要时舍车保将。
我敬佩我的同行高手,因为他在每一个选择,总都一丝不苟,总会选择正确的,远大的路线。不为选择性的岔道口,而迷失自我。
人生是无数个岔道口组成的,无数的选择、一次次的失败,总会磨练出一个人的进取之心,奋斗之心。“三思而后行”的选择,锻造了成功的基石。
刘邦对自己显然很明确。他论打仗不如韩信,论治国不如萧何,论谋略不如张良,关键时刻他就放权给他们,而并不为了权力,而是将自己摆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位置。表面上他的权力被分散了,但他看似“放权”,实则是“收心”。
这高明的一步,来源于关键时刻对自己的明确认知,做一个知人善任的君王。如此一来,他让部下紧紧团结在自己周围,使所有人的特长都能得到最大发挥,为自己所用,最终他得了天下,铸就了自己辉煌的一生。刘邦能实现个人的愿望,是因为他们心中,就认定了要的是天下。
反观项羽,曾拥有韩信、张良、陈平这样的人才,但他没有重用他们。而忠心耿耿一直跟随他的范增,也未得到真正的重用。项羽要做的是一方诸侯,一个“西楚霸王”。
范蠡,是越王勾践最信任的谋臣。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送去吴国当做奴隶,而他范蠡,却不离不弃的一直陪伴着越王,与越王同甘苦、共患难。整整二十年,他终于找到打败吴王夫差的机会。
吴王在黄池会见各大诸侯,于是他发兵吴国,并攻灭吴国都城逼得吴王走投无路,两年后夫差含辱上吊,越王勾践从此称霸中原。本来是荣华富贵已到手,但范蠡却辞去所有官职隐退回乡。
因为蠡认清了自己所处的位置、审视了自己生活,他知道君臣只能共患难,而荣华富贵却只是皇帝专有。后来,果不其然,越国的其他谋臣,被勾践一个又一个的设计杀害。正是因为范蠡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并审视了生活,懂得何时该进,何时该退,才保住了自己一命。
人的一生中,不知有多少关口,就看自己如何决择。抉择有大也有小,有些抉择可以一夕致富,也可以一瞬间倾家荡产,或从颠峰跌到谷底、惨不忍睹。在生命的关口,决择对了,上天堂,快乐似神仙;决择错了,下地狱,万劫不复。因此,在面对抉择的时候,要仔细斟酌,才不至于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