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希庆的博客
黄希庆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689
  • 关注人气: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舍与得

(2023-01-30 22:00:50)
标签:

教育

情感

时评

育儿

文化

舍与得

舍与得

作者/黄希庆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是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舍在之前,得在其后。无论是个人成长、事业发展,还是人际的交流。人世中的舍与得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一种人生哲学;需要大智慧的人,才能悟到其真谛。佛经云: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人生之路,总要遭遇名利、贪心、虚荣、仇恨这些包袱,有的人无所顾忌地将那一个个包袱堆积在背上,以为这样就可以完美地粉饰、装点自己,直到有一天超出自己的负荷。又有的人,懂得摆脱这些包袱带给他的局限和束缚,丢掉这些牵连自己的拖累,以轻盈的姿态处世,面对纷繁华丽的人生,久久地走了下去。

请牢记,人世间的有些东西如“古董”,并没有固定的主人,也没有永远的主人。事物在取舍之间,自有它的定数。是你的,终归是你的,怎么也跑不了;不是你的,巧取豪夺也没用。

有这样一个典故:一个贪财的人,背一麻袋金子过河。遇恶浪翻船,船夫劝他丢掉金子,可他舍不得,最终舍掉生命。身陷绝境时,除生命之外,一样也留不得。想必,这财主一定是守财奴式的土财主,他不懂舍得之道。

事物都既相生相克,又相伴相生。在人们想到的时候,很可能是得不到。而俗众不想的时候,可能已舍去很多了。历史上有很多贪财、贪权、贪色的人,在日常生活里,看似得到了很多,最后却又什么也没得到,不想舍,可最后连自由、性命都舍了。舍得舍得,有才有,因不而不。这道理看似简单,很多时候就是领悟不到。

舍得舍得,先舍后得;舍在前,得在后,也就是说,包括一件事物的两面性。舍与得是对等的,你先舍,然后才能得。一个人只有施予才能获得,不管是哪一种方式的施予。这就是舍得的真谛。能方能。当然,这种更多的是指精神的丰润,境界的升华。舍得之间暗藏玄妙,意境很深,只能靠自个去琢磨,去感悟。例如:当代“打工族”,必须先付出一天的劳动,才能获取一天的报酬。

孟子说: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充分显现了有舍才有得的道理,告诉我们世间很多东西是不能同时兼备的,必须从大局出发,做出正确的不会后悔的抉择。

有些人,因为自身的利益,而吝于付出,最后一无所有;有些人,无私的奉献自己,反而得到最多。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得到的东西不一定永远属于自己,而舍去的东西或许有一天会再度回到自己的身上。因此,人一定要拿得起,放得下,以免错失更多机会。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聪明的老国王,想编写一本智慧录,以飨后世子孙。一天,老国王将他聪明的臣子们召集来,说:“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我要你们编写一本各个时代的智慧录,去照亮子孙的前程。”这些聪明人领命离去后,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完成了一部十二卷的皇皇巨著,并骄傲地宣称:“陛下,这是各个时代的智慧录。”

老国王看了看,说:“我确信这是各个时代的智慧结晶。但是,它太厚了,我担心人们读它会不得要领。把它浓缩一下吧!”这些聪明人费去很多时间,几经删减,完成了一卷书。但是,老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再次浓缩。这些聪明人把一本书浓缩为一章,然后减为一页,再变为一段,最后则变成一句话。 “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一个人活着,必须有自己的尊严,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白吃的人,迟早会连本带利付出代价。心大世界也大,心窄世界也变得狭隘。懂得取舍的人,生活带给他温暖的光,不懂取舍的人,生活给他接连不断的荆棘。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生活和人生,我们又该怎么走好这条取舍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乐业者敬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