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及家务事

标签:
教育情感时评文化育儿 |
家及家务事
作者/黄希庆
家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学校。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煎熬着年久了的夫妻。每一个家庭,眼前都堆着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关乎着生存大计。一个人的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两个人的家庭,更是多了搂不清、剪不断的家务事。因为有爱,更多的是彼此尊重、彼此扶持,遇到了问题,用冷静的头脑去商量。于是,这个时候的家庭生活是积极向上的。
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年青人新婚燕尔之后。便奋不顾身的持家、细致入微关爱、体贴周到的照顾,所以,在儿女们疲惫的时候,家是可以停泊的港湾,治愈心灵的圣地。
有些家庭矛盾,源自错位的爱;家庭伦理问题,是中国人永远的伤痛。既有千年的婆媳冲突,也有教育子女所产生的抵触,更多的还是经济供济问题,所以延伸出来 “清官难断”的各种家务矛盾。 夫妻为此苦恼,都是源自的错位的爱。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可以和另一个人全方位地契合的。即便在一起生活了多年,也不能做到。
古人说,男儿成家立业,而成家的标志则是娶妻。可见,一个家庭最基础、最核心的关系,就是以婚姻为基础的夫妻关系。无夫妻,不家庭。所以说,如果非得要将家庭成员,按轻重在心里排个顺序,那么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配偶。因为只有夫妻,才是恩爱情长及利益的共同体。
父母、孩子,都只是家中的过客。如果足够幸运,他们可能会陪伴我们多走一段路,但分别却是必然。繁华落尽,最终陪我们走到人生终点的,是配偶。但,父母始终放不下的是孩子。
笔者曾经看过一个专门调节家庭纠纷的电视节目,有这样一个案例:子女已经结婚,父母却依然想掌控他们生活的一切,吃喝拉撒,一切都要一手把握。甚至会在半夜三更的时候,走进新婚儿子的房间给儿子盖被子。当然,父母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
但是,成熟的子女已经分属另外一个家庭,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强加干涉,子女的生活受到束缚和干扰,势必会反抗;加上两代人必然会存在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意识的差异,其中的矛盾在所难免。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家庭,哪里还有幸福可言?
有放不开的父母,自然也就有断不了奶的孩子。有的孩子已经成年,生活却无法真正独立。遇到爱的人,要不要结婚在一起,最终需要父母说了算。能得到父母祝福的爱情固然完美,但这也并不是追求自己爱情必不可少的条件,历史上,悲剧却没少见。
所谓“三十而立”,独立的不仅仅是家庭与经济,更为重要的是营造、维护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不仅是义务,更是一个成年人应该享有的权利。
我钦佩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最亲切的关爱,在孩子结婚后得体地退出。要知道照顾、成家、立业与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家中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的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成年后家庭给带来的窒息。
我们必须理清家庭关系。家中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个好父母,许多时候应该懂得进退。在一个家中,最为重要的一定是夫妻关系,那才是家庭的核心。所以,我们最该深爱、最该看住的是我们自己的伴侣,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结婚后,孩子们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伴侣身上,他们也慢慢就能学会了为对方着想。在此基础上,对待双方家人的态度也许会改变。如此,也许困扰了我们几千年的婆媳问题也会引刃而解。其他的问题亦然。
无论家中矛盾多残酷,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果无法摆正这个心态,就必定会面临诸多家庭纠葛。但是,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则是更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