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棋不语真君子

标签:
健康教育情感文化育儿 |

观棋不语真君子
作者/黄希庆
闲暇之际、两人对垒,不仅能打发时间,也能荡涤灵魂、陶冶情操。棋局中突出表现的,是人们善于争斗的本能,不但要讲究谋略,更要善于经营和管理,才能够做到乘胜追击,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通过棋局的摆放,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智慧。而在下棋的时候,有的人闲来无事,就一直在旁边观看。两个局中人,由于棋逢对手,胜负难分之际,局外人,会一眼看出其中奥秘。
但是,在一旁观看的人,却不能随意指点,避免影响到下棋人的兴趣。也有的人,却偏爱指点、偏爱自我卖弄。这样的人,只会给人反感;所以说“观棋不语真君子”。 这里不仅要审视棋局中所蕴藏的智慧,也饱含着做人的道理。
“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棋者属于两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五子棋、跳棋、军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一棋一局一规则,一赢一输一和棋。相传:国家象棋起源于中国古代。西汉时的渔哥,四岁启蒙中国象棋,八岁游走红绿战军棋,十四岁蹦蹦跳跳走跳棋,十六七岁潜行醉心于围棋,二十岁迈入社会大棋局。
人生如棋,谋定而后动,落子无悔。路走得快与慢不要紧,关键要“稳”。犹如:电视剧《小李飞刀》中,男主角李寻欢评价上官金虹一样,他的龙凤双环厉害之处在于一个“稳”字,能把至短至险的兵器,练到“稳” 的境界,是何等的艰难,反观其人是何等可怕。
两人对垒时,旁观者不管是口头指点,还是亲自上手,对垒双方都很反感。首先,每个人处理事情,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而且下棋是一个很讲究谋略的事情,所以下棋的人,下的每一步都有着自己的考虑,你要是贸然指点,很可能让人打乱自己的步骤,还会让对方看出破绽,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做个看客就好了,切不可干预别人的决定。
再有,局外人看不透局内人的布局,才总是做出事于愿违的蹩脚事来。越是这时候,越能显示出一个人的品格,那些观棋不语的,不管别人下得如何,在他的心中,总是有自己的一盘棋,所以不会去强硬的去“帮助”别人,这就是君子所为。
“局外人”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干涉“局内人”做法,让其自己成长。自学、自省才能进步。例如,曾国藩一辈子都在坚持做两件事。第一:坚持每天写日记,反思自己一天的过错。
他有这样一个故事:朋友陈源衮纳了小妾,曾国藩听闻此人貌美如花,便想去陈家一睹真容。见到朋友小妾后,没控制住自己,说了很多挑逗的话。当晚回到家,就在自己日记本里反省:“真不是人,痴心丧尽,更问其它。”
第二:让师友来督促自己成长。曾国藩会将自己的日记,送给师友们阅读点评,请求大家指点自己的言行不当之处。他的日记上就有很多批语,为此他常感叹,真是金玉良言。曾国藩因为时时自省,日日自新,终成为一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盲目自大的人,会在错误中越走越远;经常自省的人,才会再正确倒到路上越走越远,终成大器。周岭在《认知觉醒》中说:当你开始反观自己的思考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你能意识到自己在那干什么,进而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进一步纠正那些不明智的想法,最终做出更好的选择。
笔者曾经在人民论坛网中看到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认知,是由过去的见识、经历、思维、期望、评价等等形成的观念,每次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场景时,我们习惯用以往的经验作出判断。
由此可见,认知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他所看到的世界大小。所以,提升认知,改变思维,才能让自己变得优秀。
202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