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人生

标签:
佛学教育历史收藏文化 |
诗化人生
作者/黄希庆
诗化人生,是中华文化最突出的特色,亦是道家精神的特色;也就是在诗词创作的过程中,去发现并体验美好生活,以为修心养性,陶冶美好情操。
诗化了的人生,表现出幽远、高雅、风趣;简单地说,就是让诗和远方不再遥远,在创作中不断切换手法,拉近人与风物的镜头,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一道道靓丽风景。
又如何让自己的笔下诗章,成为别人眼中的字字珠玑呢?应做到艳而不媚,丽而不俗,贵而不娇,华而不虚。像“黄河之水天上来”,多么大气磅礴。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说:“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如惊雷响彻乾坤。明朝文学家钟惺说:将“春、江、花、月、夜”五种意境,炼成一片霁光,组成了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画卷。莫可名状的婉转流畅,就像一场不期而遇的梦,似一首穿山渡水、委婉飘来的山歌,一声从最蓬勃的、最年轻的心坎里,流淌出来的深情感叹。可谓“诗中的诗、顶峰上的巅峰”。
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传唱千秋的名句。诗中说: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坐对孤灯,互相思念对方,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之久。想你固守清贫、长期苦读,如今是否也已白了鬓发?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不止是牵挂,更是懂你的生活,懂你的心事,并支持你的坚守。诗中的人生,绚丽多彩、美妙绝伦、发人深省。
不同诗句,饱含不同人生;不同感悟,亦能品味出不同境界。漫游在诗的海洋里去享受人生,可谓畅快淋漓。陆游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说,只有少年时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郑板桥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它不仅仅包涵了众多人生哲理,还于岁月的流转之中,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与言行。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这样的绚丽诗篇。
要使人生变得更加辉煌,就需要诗化人生!正如诗人何其芳所言“生活是海洋,有生活的地方,就有生活和宝藏!”知识的海洋是美丽的、纯洁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浓浓的思乡之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在军旅生涯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最真挚的友情。正是这一首首诗歌,给世人所带来了乐趣,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愈来愈好;难道不应该用“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魔力来打动身边的人吗?
比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主席以无比豪迈的风格震撼世人,走进诗意中的人们,做人的品味绝对会大幅度提升。
又如:“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类词的曲婉,可以诱发心灵共鸣,可以让人洞穿那份深深的无奈。
如何写出耀眼诗篇?笔者认为,应从大气、有力、情深、幽婉处着手,加以修炼自己的情操,时间久了,自然妙笔生花。一幅好字画,能使人注目,继而把玩、珍藏;而一首好诗文,却可以引领一代人生,甚至影响一个社会,也就是,说诗化人生的意义,非常深远。
202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