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届高考新课标卷41分析

(2018-06-19 11:33:30)
标签:

历史

分类: 中考高考研究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试题特点:

主题: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开放后村民自治

阶段:跨跃从古代——现代

材料:三段,问题:三个设问

考查要素:背景和作用(意义)

概括——变化;说明——作用(意义)

分析:

第一问:

答案来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设问:概括——变化;说明——积极作用

阅读提示:通过前后对比分析(关键词已勾画)宋代乡约制度说了推行地区(范围)、功能、内容、性质;到明清时期说了内容、范围、性质,按照要求组织答案即可

得分关键:答案必须体现出变化来;作用的一些必用词语如“有利于、促进了等”的运用,还有就是思考的角度作用通常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作答

第二问

答案来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设问:简述——历史背景

解题方法提示:设问历史背景的试题,需要找到直接或间接的时间和时间段,才能作答;思考的角度,背景类的答法仍然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考虑

答案来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设问:说明——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3分)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3分)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2分)有利于发展生产;(2分)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分)

2)内忧外患;(3分)西方民主思想传播;(3分)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分)

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每项2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得满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4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