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新课标卷41分析
(2018-06-19 11:33:30)
标签:
历史 |
分类: 中考高考研究 |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试题特点:
主题: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开放后村民自治
阶段:跨跃从古代——现代
材料:三段,问题:三个设问
考查要素:背景和作用(意义)
概括——变化;说明——作用(意义)
分析:
第一问:
答案来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设问:概括——变化;说明——积极作用
阅读提示:通过前后对比分析(关键词已勾画)宋代乡约制度说了推行地区(范围)、功能、内容、性质;到明清时期说了内容、范围、性质,按照要求组织答案即可
得分关键:答案必须体现出变化来;作用的一些必用词语如“有利于、促进了等”的运用,还有就是思考的角度作用通常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作答
第二问
答案来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设问:简述——历史背景
解题方法提示:设问历史背景的试题,需要找到直接或间接的时间和时间段,才能作答;思考的角度,背景类的答法仍然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考虑
答案来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设问:说明——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3分)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3分)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2分)有利于发展生产;(2分)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分)
(2)内忧外患;(3分)西方民主思想传播;(3分)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分)
(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每项2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得满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4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