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小学二年级美术《花花衣》教学评课——曹凤云
(2014-10-31 22:13:33)
标签:
30届百花奖 |
分类: 评课材料 |
《花花衣》评课
就刘老师的课谈谈我的看法。本节课的亮点如下:
一、刘老师营造了民主、平等、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合作、重过程、重兴趣的美术课堂,学生在愉快地学习氛围中创作了自己喜爱的花瓶子作品。刘老师能在课堂上落实新课标,在二年级就进行了 “开放式教学”,以把自己想画的图案画到瓶子上。从学生的创作过程就能看出孩子们边交流边专注地花瓶子,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每个人都在非常愉快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在瓶子上画出你喜欢的图案,你认为怎么美就怎么画”,让学生感觉绘画是一件很轻松很快乐的事情。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二、刘老师整节课以“美”为主题,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他首先通过播放美丽的风景图片入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然后又通过让学生观看我们身边受到污染环境的风景图片,从对比画面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从中受到从我做起树立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接着又启发学生怎样利用废旧的瓶子,创造出美,教师把自己画得瓶子的作品突然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眼睛一亮,发出赞美的惊叹惊叹声“哇—”,一下子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就想立刻动笔画瓶子。刘老师在情境中的提问和引导,恰到好处。当学生的创造欲望被调动起来时,学生自然会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才有可能创造出自己喜欢的、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不仅在绘画中享受到绘制花纹美感的体验的过程,同时还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刘老师采用了小组自主学习、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课堂上同学们的“小组合作学习”,达成了同伴之间的学习目标,在花瓶子的创造过程中,学生互相研究、交流,在同学的启发下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这种学习方式不但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刘老师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创作,在小组学习中来回巡视,不时地点拨,指导学生。下课前,每个小组都呈现出自己的作品,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建议:我觉得刘老师在赏评教学环节有缺憾。课上遗憾地赏评环节的不足,学生在出示了自己的美术作品感动成功时,教师却没有更多的鼓励和评价,在此很平淡地说了两句。其实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的有利手段,教师可以在让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中展现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可以在评价中不断升华,享受美的装饰作品带来的喜悦。希望刘老师能在今后的课堂中重视评价机制,更好地组织好学生的小组学习,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为学生的创造创造出更好地学习提升氛围。以上是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请各位专家多多指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