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小学四年级科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评课
(2014-10-31 20:08:03)
标签:
育儿 |
分类: 评课材料 |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宫老师的这节课的活动有两个内容:第一部分是用食盐和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搅拌,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第二部分是用面粉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搅拌,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为了上好这一堂课,宫老师花了不少时间进行钻研教材与课堂教法,对其中的各个环节作了细致的揣摩。应该说这节课的确很难,难就难在要从大量的活动中整理出溶解的概念。
第一个角度:课前准备充足,课中事半功倍
学生分组实验的组织,如何组织才能更加有效,让更多的学生能沉浸在做实验的乐趣中,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这都是我们科学老师在课堂组织管理方面需要静心思考的问题。如:可以将四个或五个同学进行分工,分成:实验员、汇报员、仪器管理员、观察记录员等,这样学生会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宫老师在这方面就做的非常好。沙子和盐是个支撑材料,课中出现的其他材料都以这两者的现象为基础。而面粉是一个剖析溶解概念,提升理解层次的结构性材料,所以首先是不能回避,其次是必须要用好它。
第二个角度:教师起到充分指导学生的作用
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老师指导学生静静观察,积极地思考,如实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激励学生运用形象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思维过程。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不足之处:
一、在导入环节,老师直接问同学什么是溶解,让学生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虽说这种开门见山的导入干净利落,但我认为不够吸引学生兴趣,可以这样导入:准备一杯糖水、一杯清水,出示两杯看起来一模一样的水,严格说是液体,问:“它们是一样的吗?”这一问题引入,让学生猜想,再让学生尝一尝证实,再以一个问题“糖到哪里去了?”引出学生前意识里关于“溶解的概念”,顺利引入这节课的研究。
二、实验课的指导应该由扶到放。第一个实验老师应该细致指导,第二个实验就该放手让学生去做,而过滤是个难点,还应该细致指导。但是在指导时,有些学生已经等不及要做实验了,所以,实验课的指导怎样做既有效率又有效果,是我们还需要研究的地方。
三、建议老师设计一张记录单,填写食盐、沙子、面粉与水混合前、混合后不搅拌、搅拌后、放置一会儿、这几方面的结论,这样能有指导观察、实验,帮助理解溶解概念和特征的作用,也能明显的看出他们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