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大方盘城遗址,还原历史的真相!

(2017-11-07 17:50:1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游
http://s1/large/005B4mFxzy7fCEjKGIC36

“玉门山障几千重,
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
马踏深山不见踪”。
距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方向约九十公里,从玉门关遗址再往北约十二公里,有一处曾经湮灭于历史尘沙中的大方盘城遗址。

http://s1/large/005B4mFxzy7fCEjSbBRd7

据网络搜索资料介绍:“大方盘城,俗称河仓城,始建于西汉,是汉到魏晋时期朝廷西部防线的军需仓库,也是中国古代西北长城边防至今存留下来古老的、规模较大的、罕见的军需仓库。” 然而,到了大方盘城遗址实地查看,我看到的大方盘城竟然不是河仓城,而是昌安仓。让我们顺着历史尘封的车辙,归溯那一段沧桑的岁月!

http://s1/large/005B4mFxzy7fCEjWyTj4d

1907年5月,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大方盘城的周围进行考察,在其烽燧的灰烬中发现了4枚汉简和1件有浮雕花纹的铜带钩,通过考察和反复研究,他认定大方盘城就是河仓城。从此,一座荒漠中的古城,随着一个来自英国探险家的宣传,大方盘城摇身一变成了唐代地理文书中著名的河仓城。 二十多年后,著名的历史学家、敦煌学者向达先生不远千里,沿着丝绸古道一路走来,看着残存的骨架和精巧的三角形通风孔,也断定大方盘城是长城边防储备粮秣的重要军需仓库,肯定了那位英国探险家的说法。

http://s1/large/005B4mFxzy7fCEk2nWFc1

此后,人们不断地发掘,希望能够找到更多地证据来证明,大方盘城就是那座著名的河仓城。1943年,人们在大方盘城的残垣断壁下发现了两千多年前遗弃的糜子、谷子、大麦等粮食作物。就这样,大方盘城是河仓城的说法得到了广泛传播,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两千多年了,大方盘城高耸巍峨的城堡已经被风沙摧残,被时光磨砺,成为一段段嶙峋的骨架,勉强支撑着昔日的辉煌。

http://s1/large/005B4mFxzy7fCEkba9L6d

直到有一天,一位叫李正宇的老先生来到了大方盘城身旁,看着大方盘城在寒风中依然峥嵘的骨架,觉得有点不对劲。在唐代就已经“其城颓毁,其址犹存”了,为什么1000年后,还挺立着六七米高的骨架?一千多年了,就算是铜墙铁壁也不可能一点都不改变? 带着满腹疑惑,他通过精确的计算和考证,发现大方盘城的大小是河仓城的两倍多,从沙州城到大方盘城这儿的距离也与《敦煌录》上记载的到河仓城的距离不同。 李先生终于下定决心要纠正一桩历史的错案,还大方盘城以历史的真实:不是河仓城,而是在唐代以后就消失在历史记录中的昌安仓。

http://s1/large/005B4mFxzy7fCEkgUjr55

为什么英国探险家和著名的历史学家向达、夏鼐、阎文儒几位老先生,都没有考虑过大方盘城是昌安仓,而硬说大方盘城是河仓城呢?那是因为关于河仓城的记录多,名气大,一千多年来,大家都在一直苦苦寻找。正如李先生所说,“自从斯坦因把敦煌大方盘城似是而非地比定为古河仓城,用一块画饼打发了人们的饿腹之后,大方盘城摇身一变成了河仓城。”就这样,把大方盘城当作河仓城,满足了人们饥渴的心理需求。

http://s1/large/005B4mFxzy7fCEkmZAK6a

对于历史,我们应该有敬畏之心。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尊重,就是在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