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课在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效果中的应用研究》-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2016-02-23 21:49:05)
分类: 问卷调查

《微课在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背景

自2014年9月起,我课题组开展了武夷山课题课在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效果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工作,我校信息技术的整体建设与教育先进学校相比,在硬件、软件、师资队伍、教学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一年多的时间里,课题组成员们在这种现状下仍坚持不懈地努力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借助现有的PPT、微课自学的几何画板、EXCEL、QBASIC等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特别是微课教学,希望能借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更好地促进学生爱学习。

二、调查目的

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我们年段教师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了解我校学生目前的课堂学习现状以及对教师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的看法。通过分析教与学的现状,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和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特制定了本次调查问卷表。

三、调查对象及方式

2015年12月,课题组高三年段数学组的三位成员(葛香珠、刘莲、胡美蓉)对所教授6个班级的学生对老师日常教学的现状和自身学习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我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同学们统一答卷,同时,我们对实施问卷调查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四、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目前的课堂学习现状以及对教师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微课)的教学的看法本次调查采用的问卷,题型以单选和多选为主。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反映出我校学生目前的课堂学习现状以及对教师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的看法,有助于今后对信息技术条件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策略研究方式、方法进行总结。

五、调查结果分析

    1、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多样性,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问题2中,48.5%学生选择所有老师使用计算机教学;问题13中,34%学生认为运用计算机及网络进行教学使内容不得更容易理解,34.5%认为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29.4%认为能使上课内容增加;问题20多选择中,学生喜欢老师使用课件上课的原因75.3%是因为图形并茂,67.9%觉得清晰明了,50.32%认为使用课件能提高学习效率;问题22中,83.6%注意到老师在课堂上常用课件或制图软件进行教学,82%发现常用投影仪,只有49.5%的教师常用网络媒体。这些结果表明,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体现出了在信息技术课堂环境下,教师的教学着眼点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正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线路上向信息技术空间转型,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这些必然为教师的有效教及学生的有效学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也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

    2、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被动学习创新的意识弱

表1  问题1、3、9、10、11、12结果汇总

问题

A

百分%

B

百分%

C

百分%

1你最喜欢获取知识的渠道

课本

7.1%

老师讲授

73.7%

网络资源

15.2%

3你喜欢老师上课使用微课吗

喜欢

45.5%

不喜欢

5.1%

无所谓

48.5%

9课后是否会利用微课介绍的几何画板的基本操作去解决抽象函数问题

经常

7.1%

偶尔

33.3%

从不使用

58.6%

10你觉得EXCEL是否对你的统计学习有帮助

很大

10.1%

一般

57.6%

没32.3%有

 

11课后是否会利用微课介绍EXCEL的简单应用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经常

3.0%

偶尔

21.2%

从不使用

74.7%

12算法语句学习中,借用QBASIC程序设计语言对算法学习是否有帮助

很大

17.2%

一般

50.5%

没有

32.3%

    调查结果显示:73.7%的学生喜欢传统的教法“老师讲授”,说明我们的学生大部分还处于被动学习,自主探究能力较弱;45.5%喜欢老师上课用(微)课件,这说明我校老师运用多媒体上课的频率基本适当,但也有48.5%选择无所谓,说明教师在多媒体的有效运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这既有技术层面的,也有教学理念方面的问题,以及对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各自优劣的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等。既然每种教学方式各有自己的受用群,各有其优缺点,如何使它们能取长补短有机结合是我们教师要研究的问题;从9、10、11、12这几个问题中可以发现学生在课后主动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意识也比较薄弱,因此明显缺少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创新的意识。

3、要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需要教师先转变观念

问题17中近70%的学生选择“教师们很少布置需要上网查阅资料才能完成的作业”,问题18中71.7%选择偶尔会使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只有24%的学生经常使用。由此可以发现要想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好课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运用新的教学工具,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虽然我校信息技术的整体建设与教育先进学校相比,在硬件、软件、师资队伍、教学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这点从问题21中50%学生反映“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条件差”可以得到充分体现,但是大部份的学生都有使用智能手机,他们使用手机上网主要用于玩游戏及与人交流,这说明学生对多媒体网络的应用需要进行引导,让多媒体网络成为学生学习重要工具。

4、对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充满期待

问题6中62.6%的学生认为在观看过微课堂后,在自主学习中有更大的收获;问题19“你是否希望充分利用网络上的电子邮箱、聊天工具、博客、教学资源库等开展学习”中,50.5%学生表示很盼望。这说明老师今后可以多运用QQ、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去了解学生把握学情,借助更好的教学资源平台开展学习。但是我校多媒体设备陈旧落后等因素,影响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辅助教学理念的推广,同时也阻碍了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兴趣。

    六、思考与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了解到的本校信息技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情况,我们认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教学以及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是我们正面对的和必须探讨解决的问题。以下是我们围绕这个问题,结合本次调查的结果,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

 1、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是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可靠保证,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及其应用能力应该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为了使学校现有的教育技术设备都能被有效地使用起来,学校必须重视学科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教师培训,让教师们转变观念,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学科素养,加大教科研力度;

 2、因地制宜加强学校信息技术硬件环境建设,加大软件建设的力度,提高软件制作水平;

3、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一定要利用好多媒体的优势,把利用多媒体节约下来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思、议、练。而不是把利用多媒体节约下来的时间用来讲更多的内容。

4、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要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一定要树立目标问题导向意识。在每节课前通过多媒体特别是微课把学习目标明确、清楚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在目标驱动下自主学习,预先知道这节课我要解决什么问题。在课后可以多运用QQ、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去了解学生把握学情,有意识地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先品尝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乐趣。

5、教师要有资源共享的意识,尽量多收集一些好的网络(微课)资源放入学生学习的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