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房惊现烧结土疑似大清铸钱炉

(2022-04-03 19:41:00)
标签:

杂谈

      建房惊现烧结土  疑似大清铸钱炉    
    三十七年前的一九八0年,马兰关二村有三四家在衙门山的山脚下经批准盖新房。记得有一天,很多建筑工人干活,场面热火朝天,一拨人用两根碾棍拴在一个石磙子上,四人抬着在挖好的房基槽里打夯,喊着很好听的夯歌:“高搭起呀!稳稳撂呀!不要马蹄夯呀!不要眼睛夯呀!夯夯要砸实呀!一夯接一夯呀!”夯歌正唱的起劲儿,有一家的房基依山脚而建,突然一人惊叫起来,一镐刨空,露出一个炉塘,家庭锅灶大小,四壁是烧结很硬的黑红色土块和碎砖,大家也未在意,可再一清理,居然接二连三,排成一排出来五个,这就奇怪了,引来很多人围观,一拨又一拨,七嘴八舌,纷纷猜测,莫衷一是。记得好像年长的本村韩三爷儿说了句:“这好像是清朝衙门总兵大人的铸钱炉”!
    那时一是文史意识淡薄,二也没有手机、相机,家装部电话已是很超前了,遗憾没留下任何影像。
    原来河北在清代称直隶,户部在此设三个铸钱局,一个叫宝直局,“直”指直隶,由直隶总督管辖,每年定额铸钱一百万吊;(一吊等于一文标准制钱一千枚)全国通用。一个叫宝德局;“德”指承德,由承德都统管辖,铸钱负责当地行政开支;一个叫宝蓟局,“蓟”指蓟县,原设在蓟县,后因军事需要,在马兰镇重立,归马兰镇总兵管辖,其铸钱与前者不同,马兰镇总兵庆钖在咸丰四年(1854年)奏折中提到“于润七月中旬开炉试铸”,所谓试铸,就是要铸面值较大的銅钱和面值最小的铁钱,以“协济八旗兵饷”和驻东陵文武官员的开支。不仅铸当十、当五十、还铸当一百、当二百的铜钱,据传说,一直到“当千

     马兰镇总兵 可能为了便于管理和监督,把铸钱炉是否安排在大衙门后院的东北角,尚待探究。据传是就地取材,还是试铸。正因如此,铸出的钱老大笨粗,字迹模糊,周边也不规则,最大、最重、最厚,使用很不方便,是不受欢迎的大铜钱,后来导致商民罢市,绿营兵丁拒领,推行十分困难,总兵大人庆钖在奏折中反复提到“兵丁不愿用,不愿承领”云云。                                               
   所以,设在马兰关的铸钱炉 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史料记载是半年,实际真正运作只有三个月,究竟铸了多少,无从查考,到年底就宣告停铸了。
   虽属捕风捉影,应为蛛丝马迹。 不能确认史实,当可抛砖引玉。    切望文史诸友,挖掘探讨继续。  揭开历史面纱,早日还原古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梨花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