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的第七课,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主要是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有关,重量轻的,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物体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的浮力越大。而这节课,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探究物体的沉浮还与一定浓度的液体有关。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调制液体,知道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比如浓盐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溶液中,加入的食盐的量与马铃薯沉浮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有马铃薯、食盐、烧杯、还有水。 教学过程:事先准备好一杯清水,和一杯浓盐水、然后让学生将马铃薯放进清水杯里,观察沉浮,再把马铃薯放进盐水杯里,观察马铃薯沉浮。学生都能清晰的看到马铃薯在清水中是沉的,在浓盐水中却浮了起来。通过实验,学生们明白液体也是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那么究竟多少食盐会让马铃薯浮起来呢?我们又做了一次添加食盐的实验,把食盐分成很多个小份,一份一份的添加,直到马铃薯浮起来。这个实验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们知道液体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才会使物体浮起来。而食盐具体加了多少克并不是重点。本节课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本节课还有一个知识点是怎样将溶解的物体从水中分离出来?学生们通过看书也找到了办法,知道用加热的方法可以让溶解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并且简单的复习了下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最后,我们一起欣赏了书中的拓展阅读《淹不死人的死海》,学生们读完,马上说出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是因为含有大量的盐。紧接着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只有盐水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吗?其余的液体可以吗?比如浓糖水,留给同学们这个悬念,让大家回家去尝试。也为下节课《探究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做铺垫。